-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围垦对海蚌浮游幼体飘移轨迹-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doi: 10.6043/j.issn.0438-0479.201604050
围垦对海蚌浮游幼体漂移轨迹的影响
林建伟,游远新*,刘国昕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13)
摘要:在对长乐漳港海域水动力模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质点跟踪的方法,模拟外文武海湾围垦前后海蚌浮游幼体的漂移路径,并由此评价海湾围垦对海蚌苗种资源分布的影响,为海蚌苗种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模拟结果显示,围垦前,海蚌浮游幼体经过10 d的漂浮与迁移将附着于海湾口门附近海域;围垦后,海蚌浮游幼体最后的附着区域将在垦区外侧,分布范围较小;外文武海湾围垦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海蚌浮游幼体在变态为稚贝之前的浮游路径,使之不能在丰富饵料的海湾口附近附着。说明了围垦是导致垦区外侧海蚌分布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关键词:水动力;数值模拟;海蚌;漂移路径
中图分类号:P75 文献标志码:A
海蚌,学名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属双壳纲蛤蜊科。其受精卵变态为稚贝(壳长300 μm)前生长和存活习惯海域的盐度是17.27~27.9 [1],最高临界温度为28 ℃[2],变态附着基质适宜细砂(粒径0.05~0.60 mm)[3]。在长乐海域海蚌主要分布在长乐梅花穿山行以南至文武砂一带海域,因为该海域具备其生存适宜的盐度、温度和合适的沙泥底质条件。刘德经等[4]的调查研究成果和方民杰[5]的分析结论,长乐海蚌资源处于衰退状态。刘德经等的调查研究指出海蚌资源不断减少的原因除了捕捞强度超过海蚌资源的增殖速度和河口和某些近岸海区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影响海蚌生存环境质量外,还缺乏围海造地对渔业资源影响的真实评估。而且西施舌资源的分布与入海径流密切相关,其栖息海域均有淡水注入[6]。方民杰[5]调查到,长乐沿海西施舌南部分布区入海淡水主要来源于外文武围垦上游的文武砂水库。
长乐外文武海湾位于长乐文武砂镇与江田镇之间,长乐海蚌资源保护区西侧,具有丰富的饵料,为长乐海蚌的生活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其生长发育。该垦区外侧主要发育横向沙丘链和复合型沙丘;沙丘组成主要是潮间带泥质沙,粒径较细,平均粒径(Mz)为2.00[7];这成为海蚌受精卵变态为稚贝的附着的有利基质 。但这之前,海蚌浮游幼体浮游生活10 d左右,才开始沉降到海底发育成匍匐幼虫,再变态为稚贝;因此,在海蚌受精卵变态为稚贝期间,海蚌浮游幼体受海域水动力的影响较大。为了长乐外文武围垦对长乐海蚌资源分布的影响,本将从水动力的角度来外文武海湾围垦对其周边海蚌浮游幼体漂移轨迹的影响。
1 分析方法
根据高如承的研究发现,海蚌浮游幼体在变态为稚贝之前,其大小(壳长)小于300 μm,而且基本没有自主游泳的能力,随波逐流至一定的时间附着砂底,变态为稚贝。可见,在该过程中,海蚌浮游幼体较小,而且保持着浮游状态,因此,本中视其为“粒子”随着潮流的运动而迁移其迁移路径可以用水动力模型进行模拟。
1.1 水动力模型
本文采用ECOM3D改进而来的水动力模型。该模型采用大小网格双向耦合嵌套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厦门市同安湾综合整治[8]。
采用的水动力控制方程如下:
(1)
(2)
其中:
;
;
;
;
;
。
式中:t为时间,s;h为水深,m;ζ为水位高度,m;f为科氏力系数;x1,x2为x,y方向的位移,m;u,v分别为x,y方向的流速分量,m/s;是海底应力,m/s2;Cz为摩擦系数,取0.0025;εx, εy为海水水平方向上的涡动粘性系数,m2/s,它们均由Smagorinsky公式计算得到:
A为各离散单元的面积,m2C为常数取0.1~0.2,在本模型中取0.1。
粒子运动轨迹方程:
(3)
其中,是粒子位置m。
1.2 模型边界条件
1)边界条件
固边界(岸边界)在现状模拟中切向采用了不滑动边界条件,并假定垂直于固体海岸的法向速度为0。
本模型计算区域为闽江口、长乐梅花镇至松下一带海域。共设3条开边界,在开边界处用潮汐驱动,采用十六个分潮(2N2,J1,K1,K2,L2,M1,M2,MU2,N2,NU2,O1,OO1,P1,Q1,S2,T2)的调和常数计算潮位作为控制边界条件。在闽江河口相应的网格上加入闽江年平均径流量10m3/a,以反映闽江。
2)初始条件
计算开始时采用冷启动,即:
1.3 模型验证
采用2014年长乐漳港镇东侧海蚌保护区海域的水文外业调查资料(3个潮流观测站及1个同步潮位观测站)的位置如图1所示。图2分别为1#~3#潮流观测站和T1潮位观测站的验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