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生长素探究实验
植物生长素的探究实验
一、研究的问题
胚芽鞘是什么?胚芽鞘顶端与顶端以下部分怎样划分?切除顶端的部分果真不能生长吗?如何用生长素的基本理论要点,解释背光一侧插入云母片的胚芽鞘能够直立生长的现象?……
以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师生共同确定以植物生长素为课题,由任课老师和实验辅导老师做好必要的实验准备工作,由学生分别设计和执行实验计划,开展系列的探究性实验研究活动,通过实验探究对有关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 。
二、探究实验程序
㈠实验准备
⒈前期准备:
实验前一天,将玉米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h,使其充分吸水胀大。除去浮于水面的干瘪子粒,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实验用的培养皿、纱布清洗干净,有条件最好用紫外灯消毒15min左右。
⒉消毒:
取出吸水胀大玉米种子,置于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6min,以防止种子萌发时霉菌生长。然后,用无菌蒸馏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反复漂洗4-5遍,洗去种子表面残存的氯化汞。
⒊种子萌发:
根据本组的实验设计,选取一个大小适宜、消过毒的培养皿,底部平铺一层透气性强的纱布。将玉米种子均匀地摆放在纱布上,再倒入清水,水量不要没过种子,以保证种子的有氧呼吸。然后,将培养皿放入密闭的暗盒中,每天换水一次,在20~25℃温度条件下,2~3天玉米种子即可萌发。
玉米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随后,胚芽鞘包着胚芽突破种皮,待幼苗的胚芽鞘长到1cm左右时,即可作为有关实验材料。
设置一组对照,用来观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其观察结果大致如下:
表1 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
时间(d)
胚芽鞘长度(cm)
生长现象
3
0.3—0.8
胚芽鞘突破种皮,颜色嫩黄
4
0.5—1.5
胚芽鞘直立生长
5
1.1—2.8
胚芽鞘内部透出淡淡绿色
6
2.0—3.6
胚芽鞘颜色变浅呈半透明,内部绿色加深,尖端与里面的真叶有分离趋势
7天以后
5 cm
胚芽鞘继续生长,其尖端与真叶分离明显,直至顶端破裂和第一片真叶露出
㈡分组实验及结果
⒈胚芽鞘向光生长的观察实验
该组的实验处理及观察结果如下: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处理
暗盒一侧开孔,形成单侧光照条件
黑暗处理
实验现象
处理后第1天有弯向光源生长的趋势,第3天向光弯曲生长明显。
直立生长
实验结论
胚芽鞘具有向光性
⒉生长素产生部位的探究试验
⑴制作琼脂块:称取琼脂粉6g,倒入盛有1000mL蒸馏水烧杯里,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琼脂完全溶解。然后,将琼脂液倒入小培养皿中,厚度大约为1~2mm,待其凝固后使用。
⑵进行实验:将琼脂块一分为二,分别用于制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装置。实验组的做法是:切取若干个胚芽鞘顶端,放置在一部分琼脂块上。大约45min后,移去胚芽鞘顶端,将该琼脂块切成小正方体,放在切去顶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前,要测量胚芽鞘的初始高度。对照组的做法是:将另一部分琼脂块也切成小正方体,放在切去顶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前同样测量胚芽鞘的初始长度。
⑶实验结果: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2天后开始观察和测量。实验组有明显的生长,第3天,叶子已经长出;而对照组没有明显的生长。 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d)
胚芽鞘长度(cm)
对照组
实验组
0
1.5(初始长度)
1.5(初始长度)
1
1.5
1.7
2
1.5
1.9
3
1.5
2.5
4
1.5
2.6
5
1.5
3.0
6
1.5
4.0
⑷分析结论:胚芽鞘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顶端以下部位生长。
⒊胚芽鞘生长部位的探究实验
⑴实验处理Ⅰ及结果:选取若干长度为1—1.5cm胚芽鞘,用碳素笔从胚芽鞘顶端到最下端画一条直线,线条颜色、粗细要均匀,然后,将实验材料置于黑暗条件下处理。 1天后,胚芽鞘即可长到2.5~3cm, 其上面的线条自上而下未出现中断,但顶端处颜色深,中段颜色逐渐变浅,最下端颜色也较深。这个实验结果表明,胚芽鞘的生长部位位于其顶端以下的部位,而且是自上而下逐渐生长的。
⑵实验处理Ⅱ及结果:取胚芽鞘长度约为2.6cm的幼苗若干,自上而下每间隔0.2cm划一条细线,并依次编号为1~13,然后,将实验材料置于黑暗条件下处理。每隔24h测量一次胚芽鞘长度,先后测量2次,其测量结果如下:
编号
胚芽鞘长度(cm)
24h
48h
净增长长度
1
0.2
0.2
2
0.2
0.2
3
0.3
0.3
0.1
4
0.4
0.4
0.2
5
0.8
1.0
0.8
6
0.5
0.8
0.5
7
0.4
0.6
0.4
8
0.4
0.5
0.3
9
0.4
0.5
0.3
10
0.4
0.5
0.3
11
0.4
0.5
0.3
12
0.4
0.5
0.3
13
0.3
0.5
0.3
⒋生长素运输的探究试验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处理
取长度为1.5cm胚芽鞘,将一云母片在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