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森克虏伯钢铁公司高炉出铁场的最优化操作-已经实现的改进及...doc

梯森克虏伯钢铁公司高炉出铁场的最优化操作-已经实现的改进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梯森克虏伯钢铁公司高炉出铁场的最优化操作-已经实现的改进及..

关于高炉炉前操作和炮泥使用的几点认识 徐瑞图 工学博士 北京瑞尔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平均的高炉出铁次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偏高,吨铁消耗炮泥的数量也偏大的现状,从改进炉前出铁操作和合理选择与使用炮泥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介绍了标准出铁次数,见渣系数和空炉缸操作等与出铁操作相关的概念,建议精心调节铁口开口直径,以实现最低出铁次数为目标,努力使出铁速度接近实际高炉的产铁速度。提出了针对具体的高炉没有“最好的炮泥而只有“最适合”炮泥的观点,对于高炉如何选择炮泥的原则和如何合理地使用炮泥提出了建议。 概说 近年来,国内高炉的操作者们对于出铁厂的优化管理和改进操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大多数高炉针对渣铁沟系统与供应商签订了吨铁结算的承包协议,所以对于如何优化材质从而提高特别是主沟的通铁量,努力降低吨铁的耐材单耗方面,承包商有了尽力改进的动力,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有了显著的进步。相对而言,对于铁口炮泥的使用和炉前操作的优化,尤其在中小高炉范围则还略显重视不足。1000m3高炉日出铁次数达到15次甚至更高者并不罕见,炮泥消耗高者可达1.5㎏/吨铁。笔者认为,目前制约炉前进一步降低出铁次数的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1.高炉设定的受铁能力不足、2.炉前与出铁有关的操作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3.没有合理的选择和使用铁口炮泥。炉前的受铁能力与炉前的罐位,铁水罐的容量以及与炼钢的匹配关系等众多因素的有关,是高炉希望进一步降低出铁次数的先天的制约因素,本文未予详细讨论。以下主要就高炉炉前与出铁相关的操作方式和如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铁口炮泥等两个方面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供从事高炉操作的专家和同事们参考: 与出铁相关的操作方式 国际上有共识的最理想的出铁模式为: 日标准出铁次数为6-8次; 出铁过程见渣系数为100%; 日净出铁时间尽量接近24小时;无并行出铁 铁水和熔渣的可计算排出速度与炉内生成速度相等 空炉缸操作 其中标准出铁次数、见渣系数和空炉缸操作略微难解,试做如下解释:标准出铁次数 由于高炉每天的铁水产量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具体各日的出铁次数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因此,出铁次数与定义的标准铁水产量相关。为了让不同产量的生产日之间的出铁次数能够进行比较,建立了标准出铁次数NST的概念。可应用如下的公式:NST = NRE×( PST / PRE)其中,NST 为标准日出铁次数;而NRE 为具体生产日的实际出铁次数;PRE 则为具体日的实际日铁水产量;PST为标准日铁水产量,是特定高炉的设定日产量。例如对于2580 m3的高炉,如果设定利用系数为2.5,则标准日产量为6450吨铁。 这样,如果某日高炉的实际产铁量是5400吨,实际出铁次数为10次,则根据以上公式可以求得的标准出铁次数为10×(6450/5400)=11.9次,用标准出铁次数对不同生产日的出铁次数水准进行比较就更有实际意义。见渣系数见渣系数指的是出铁过程中的见渣时间与全程出铁时间之比。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IS =(1- TWS/TF)其中,IS是见渣系数,TWS是出铁过程未见渣时间,TF则是出铁全程时间。假设高炉某次出铁从铁口打开开始出铁到堵口的时间为154分钟,铁口打开后30分钟开始来渣,则TF为154而TWS为30,根据以上公式,本次出铁的见渣系数为(1-30/154)=0.805。见渣系数越高,说明炉缸内渣铁界面距离铁口标高越近,炉内的液面标高越稳定,理想的见渣系数为尽量靠近100%。空炉缸操作 渣铁出不尽是炉前操作最大的担心。习惯的思维就是选择较大的开口直径以提高出铁速度。实际上,瞬时出铁速度需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炉缸就好似一个上下均安装了阀门的盛水容器,如果下阀门开启的比上阀门大好多,很快容器里的水就会出尽,于是每次的出水量都不会太大;只有尽量让上下两个阀门的开启度匹配,接近稳定进出,保持容器里的液位在一定标高,这样出水才是最稳定的,累计的出水量也才是最大的。而且,如果精心调整使得这个液位水平总是稳定在容器底部标高,则容器里就能总是保持着“空”的状态。也就是说,选择的开口直径应该调整渣铁流出的速度要尽量与高炉的实际生成渣铁的速度相近。还以2580m3高炉为例,假设高炉的利用系数为2.5,则每天产铁6450吨,平均产铁速度为6450/1440=4.48吨铁/分钟。实际操作选择开口直径,应以出铁速度尽可能接近或者略微大于上述的平均产铁速度为好。这样经过不断调整,最终使得渣铁的界面保持在铁口标高水平,实现稳定出铁,高炉炉缸中几乎不存铁水,保持着空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空炉缸操作。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各个高炉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所以要都能实现上述的理想状态是不易实现的。但是所有高炉的操作都应该朝着这种理想的状态努力,都应该将努力降低日出铁次数,或者说努力增加每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