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入PRO理念评价中医药治疗轻度痴呆疗效的思考.pdfVIP

关于引入PRO理念评价中医药治疗轻度痴呆疗效的思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o0 年 第 卷第 天 ’ _中 l-医‘ 药 Feb 2● 00 8 V● ol 25● ● rna—l o t lraditiona C,hinese …Medi.ci.ne 29 N O 1 Tianjin Jou · 理论探讨· 关于引入PRO理念评价中医药 治疗轻度痴呆疗效 的思考枣 金香兰 ,张允岭 ,韩振蕴 ,陈宝鑫 ,高 芳 ,刘保延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078;2.q-国q-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摘要:针对中医药治疗轻度痴呆,目前缺乏合理有效的疗效评价标准,临床多采用多个量表联合评分的方法对其 进行评价,但不够全面。引入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信息获取系统作为新的疗效指标来判定痴呆疗效,可以从患 者及家属(亲密看护者)角度提供对治疗效果的信息,从而较为全面的评价中医药疗效。 关键词:PRO;轻度痴呆;疗效评定 中图分类号:R74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19(2008)01—0029—03 老年期痴呆是人类在衰老过程中的一种常见 性的把它作为新的疗效指标引入医学领域 。如何 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是一组大脑智能损害的慢 把这个新的理念融人到痴呆的疗效评价体系中,是 性进展性疾病。2O世纪5O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人口 一 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老龄化的迅速出现,痴呆位居老年人死亡性疾病的 1 PRO的观念 第4位,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 当前的医学模式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 常见重大疾病。西方国家≥65岁人群患轻度痴呆占 式”,人们越来越重视整体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10%左右,中重度痴呆为5%左右_1_。张振馨等_2]调查 们“回归自然”呼声高涨,中医药学防病治病的理念 北京、西安、上海、成都地区痴呆患病率,发现中 和良好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有效性 国165岁人群中的阿尔茨海默病(AD)总患病率为 是一种干预措施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客观科学评 5.9%,血管性痴呆(VD)总患病率为1.3%。 价疗效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中医药的疗效评价在 老年期痴呆是一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一旦 中医药研究中占有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 诊断为痴呆,它的治疗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今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表明中医临床或研究的有 的医学水平尚不能阻止其进程,更不可能使其病愈 效性和科学性,多习惯于沿用西医的指标体系来衡 如初,但是痴呆又不像肿瘤是直接与死亡相关联的 量中医中药的疗效。用西医的指标评价中医的疗 疾患,从患病到死亡有相当长的生存期,期间的治 效,则无异于本末倒置,拿自己的弱势与西医的优 疗非常复杂,病情变化多样。笔者在科技部“九五” 势去比,这样对中医药很不公平。中医是根据望、 国家攻关课题老年期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时运用 闻、问、切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体辨证论治,并不 中医药治疗轻度痴呆取得一定的疗效[31,很多研究都 是根据一些实验室指标进行辨证。辨证论治是以状 表明痴呆在轻度阶段进行积极的治疗,可以延缓其 态调整为导向的过程,包括对人体状态、自觉症状、 发展。但是目前尚缺乏针对轻度痴呆患者合理有效 功能变化、生存质量等的综合判断,但其所需辨的 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临床常采用多个量表联合评 “证”有其不足之处,如主观因素太多,描述太模糊, 分的方法对其疗效进行评价,但量表本身不能涵盖 科学性不够,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信性较差,不利 全部病情,故对治疗效果不能作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