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暗处的VX神经毒剂实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躲在暗处的VX神经毒剂实验   尽管1997年时VX已被列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当中,但是在今年2月13日,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恩同父异母的哥哥金正男却死于这一毒剂之下。这一事件令人回想起这种毒剂臭名昭著的过去。   值得怀疑的科研   VX从研发之初就一直麻烦不断。   1952年,英国皇家化工公司(ICI)和德国山德士公司的研究员,发现了一批有机磷化合物可作为强力的杀虫剂。两年后,ICI让其中之一流入市场,但在1958年,这种杀虫剂被认为应用在农业中的毒性过大而被要求下架。   然而,这些有毒化合物的毒性引起了英国、瑞典、德国和前苏联等国军事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他们把这些物质命名为V试剂并开始进行相关实验。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英国正逐步淘汰其化学武器项目,但是V试剂又重新点燃了那些军事科学家的兴趣,他们在V试剂的基础上研发出独有的变种试剂,并称之为VX。   英国肯特大学历史学家乌尔夫?施密特在他2015年所著的一书《绝密科研》中,披露了VX实验的暗黑历史。据施密特所说,英国相信对于化学武器的开发和利用会使政府在与美国谈判“急需核武器技术”的时候占据上风。因此,为了维持英国优势的谈判地位,英国政府的一些大臣提议由波顿唐国防科研基地研发VX神经毒剂。波顿唐国防科研基地隶属于英国国防部,是英国保密程度最高的军事科研单位,是英军最重要的生化和核辐射防护研究单位之一。它既是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的所在地,也是英国国防部应急战备与响应中心的所在地。   但是这个提议遭到了强有力的阻碍。这是因为,1953年5月6日,20岁的空军士兵罗纳德?麦迪森参与了波顿唐的沙林神经毒气实验,200毫克的沙林滴到他的手臂上,30分钟之后他就失去了意识,并于当天死亡。他的尸检是秘密进行的,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他的死被归因为“灾难”。   隐匿暗处的秘密   麦迪森死后,英国政府对毒性实验安全性的担忧达到了顶峰,进而针对人体毒性实验规定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审批过程。但是由于担心前苏联可能已经拥有了他们自己的V试剂,波顿唐的科学家直接忽略了这一缓慢而又充满繁文缛节的过程,在未经许可之下就进行了相关实验。   1958年1月,波顿唐国防科研基地的两名军官自愿成为VX实验的志愿者,实验人员在他们的手臂上滴上了50微克的VX,这在当时是一种新型的、能通过渗透皮肤快速致死的神经毒剂。VX毒剂是最致命的化学武器之一,无色无味,能引发不可控的肌肉抽搐,最终能在短短几分钟里置人于死地。施密特认为,这项实验是西方国家第一次进行的有关VX的人体实验,也是一个未经授权的躲在暗处的实验。   那两名勇于成为VX实验志愿者的军官,在实验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并存活了下来――因为试剂用量是致死量的一半。后来,当上级官员们查出此事时,这两名军官辩解称“我们有自由使用我们的皮肤的权利”,这次实验没有被深究。   但上级部门仍然担心波顿唐的科学家会太过急于求成而不择手段,波顿唐的科学家被迫终止人体实验。15个月后,这项实验转移到猪身上进行。   有关VX的研究细节,最终传到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马里兰州埃奇伍德兵工厂的生化专家范?辛利用化学品开始了自己的实验,并参与了一项以大多是军人为研究对象的实验项目。   埃奇伍德兵工厂的生化实验项目不仅仅是VX神经毒剂,军方投入测试的包括神经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催泪瓦斯……诸如摇头丸等毒品也没落下。从1955年到1975年间,共有约7000名美军士兵接受了秘密试验。   美军之所以大力研发各类化学药剂,是因为“铁幕”落下后,他们认定苏联将抢先实施“疯狂的化学战”,遂开启了旨在抵挡生化武器攻击的防御性研究,将其视为最高机密。随着时间推移,研发活动逐渐走样,转变为对进攻性化学武器的研发。内部资料片显示,在美军的发明中,包括一种能让敌人陷于“真正的化学包围”的武器,这种失能性毒剂可以用炮弹发射,扩散后能飘进没有防护的、敞开的建筑物内。然而,仅靠动物实验不能精确掌握其效果,于是,“人类豚鼠”――美国大兵便成了试验品。   士兵成了实验小白鼠   怀利?弗里斯特就是埃奇伍德试验的受害者之一。1973年,还是列兵的他作为志愿受试者来到这座基地。受试期间,他被注射了高剂量的利他林(这种药可使人上瘾,高剂量使用会让人产生头昏眼花、神经过敏、心律失常、中风、高血压等症状与疾病,甚至猝死)。此后40年间,弗里斯特深受这种神经中枢兴奋剂之害――自从受试后,他“干事情时总是急于一下子做完,就像一只高尔夫球被丢到铺着瓷砖的浴室里,弹个不停”。   利他林只是弗里斯特接触到的至少5种化学药品之一。作为代价,他先是记忆力减退,接着被查出患有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症(PTSD);1997年和2000年,他两次中风;后来又被发现患有皮肤癌。20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