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粮食产量分析
江苏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引言
。民以食为天,人类生存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获得充足的营养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权利。我国人多地少,粮食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关系着整个经济大局,我们以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 %的人口而自豪。然而,近年来,粮食受到的挑战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得非常强烈。一方面,耕地大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漠化严重,削弱了粮食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人口不断增多,需要更多的土地和粮食。江苏是产粮大省,长期以来坚持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在全国各省、市中始终位居前列,为平衡国内粮食供应,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粮食总产量连年减少,除气候因素影响外,粮食种植规模逐年下降是粮食减少的主要原因。目前口粮产需关系尽管仍处于自给略有节余阶段,但由于养殖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全省粮食总需求已高于总产量。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少和粮食消费需求增长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粮食产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研究粮食产量问题及影响因素,一般认为粮食产量和粮食单产、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灌溉面积、受灾面积,化肥施用量、等个指标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本文针出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对江苏的粮食产量进行回归分析,从中选出经济意义合理,同时统计检验合格,拟合度较好的模型,而后对此模型进行计量经济检验,并作相关处理,使其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自相关,异方差等问题。最后,根据已有的数据和模型,做统计意义和计量经济意义的分析,并作出预测。粮食的产量随着投入生产要素的变化而变化, 反映出一种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一种数量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种数学表达式表现出来, 本文就采用模型来研究粮食投入与产出的生产函数,旨在找出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指标加以改善, 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选取粮食产量(Y)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作物播种面积为X。有效灌溉面积可以显示我国水利发展状况所以为X。农村用电量可以间接显示机械化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用表示产量与劳动力投入联系紧密,所以选取第一产业劳动力总数为X。
资料来源于《统计年鉴2002. 模型建立下表列出了19-2008年粮食产量Y与播种面积X、X2农业机械总动力X3、农村用电量X、X5
本文经验分析运用多元线性数理回归模型:Y=β0 + β1X1+ β2X2+ β3X3+β4X4 +β5 X5+μ
年份 粮食产量
(万吨) 粮食播种面积(千公顷) 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农村用电量(亿千瓦) 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万人) Y X1 X2 X3 X4 X5 1977 1932.6 6451.2 3790.7 761 19.32 2067.5 1978 2400.65 6310.9 3270.3 855.2 23.28 1937.1 1979 2574.7 6181.5 3369.5 998.6 27.75 2008.1 1980 2417.95 6090.3 3413 1113.1 33.74 1987.3 1981 2511.65 6395.6 3455.7 1204.2 38.87 2019.2 1982 2855.45 6387.6 3475.9 1313 42.61 1891.3 1983 3052.75 6468.6 3495.5 1430.4 47.64 1895.9 1984 3353.6 6566.7 3596.3 1558.1 53.23 1814.1 1985 3126.52 6432.4 3587.9 1675.1 63.57 1738.1 1986 3339.56 6494.4 3537.8 1811.3 71.2 1678.7 1987 3257.7 6483.3 3517.3 1974.4 85.23 1652.9 1988 3243.36 6393.4 3497.3 2100.9 94.76 1654.3 1989 3282.8 6454.5 3531.2 2212.4 98.39 1714.7 1990 3264.15 6363 3970.9 2004.8 105.26 2389.3 1991 3035.51 6202.8 3849.8 1966.6 121.53 2405.7 1992 3320.55 6180.8 3856.5 2016.1 146.46 2337.9 1993 3279.7 6029.7 3823.9 2081.8 169.2 2228.1 1994 3124.05 5748.8 3825.1 2161.4 205.99 2131.7 1995 3286.3 5755.2 3832.8 2227 238.16 2057.1 1996 3476.35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