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武汉)微体古生物结课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大(武汉)微体古生物结课报告

微体古生物学习报告 有孔虫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肉足虫纲 Sarcodina 有孔虫目 Foraminiferida 串珠虫亚目 Textulariina Delage Herouad ,1896 曲杖虫超科 Lituolacea de Blainville , 1825 串珠虫科 Txtulariidae Ehrenberg, 1838 串珠虫属 Textularia Defrance,1824 模式种 Textularia subconica , Franke 1928 底层:世界各地,C2-Rec 描述:壳狭长楔形,横断面呈扁圆至卵形。胶结多房室壳。螺旋双列式,房室排列紧密。缝合线微下凹。基部口孔,弧形或新月形。 生态意义:有孔虫的生活环境以海洋为主,可适应多种性质的海水;从高盐度泄湖到半咸水或淡化的河口地区都有有孔虫的身影,极少数类别的有孔虫也可在淡水中生活。 有孔虫所生活的海洋环境相当复杂。各种因素如海水的温度、深度、盐度、水体酸碱度、基底性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有孔虫的地理分布、风度和分异度,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性和形态。因此,对有孔虫的研究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鉴于篇幅,这里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海军博士的相关文章来讨论有孔虫的某些变化所指示的生态问题。 以煤山剖面二叠统长兴组与下三叠统殷坑组有孔虫在P/T之交的骤减为例,煤山剖面第一幕灭绝线之下长兴组有孔虫壳体的最大值为8.5logμm3,而第一幕灭绝线之上的有孔虫壳体的最大值不到7.0 logμm3,长兴组有孔虫壳体最小值为5.2 logμm3,到殷坑组减小为4.7 logμm3,煤山剖面长兴期有孔虫壳体的平均值相对较为稳定,煤山剖面在6.3 logμm3和6.8 logμm3之间波动,在二叠纪末的灭绝线处急剧下降。之后,平均值稳定在非常低的水平,在煤山剖面位于5.1 logμm3和6.4 logμm3之间的范围。这种很低的水平一直持续到印度期末期。无论从平均值、最大值,还是最小值上看,早三叠世的有孔虫都明显地比长兴期的有孔虫要小很多。 另外,有孔虫总是发生大个体选择性灭绝,之后残存种属都为较小个体,并且新生有孔虫从也趋近于向较小个体发展。那么影响其个体演化特征的因素是什么? 文章指出缺氧,海洋酸化,全球变暖是其主导诱因。有孔虫对外界环境特别敏感,缺氧环境中,底栖有空虫的壳体较小,并且壳薄(Basov 1979)。Kaiho (1998)也认为深海底栖有孔虫的壳体大小的变化是受到海洋溶解氧含量的影响,较低的海洋溶解氧含量总是伴随着较高的二氧化碳含量和较小的有孔虫个体,大个体有孔虫总是要求更多的含氧量。因此,在一些灾难事件中,往往正是冰期海洋溶解氧量极少之时,这与有孔虫的小个体残存吻合。 Kuroyanagi etal. (2009)的研究表明海水pH的减小会导致底栖有孔虫的化速率和生长速率的减小。有证据表明煤山剖面25层发生过海洋酸化事件,同时造成海水pH值的急剧降低。因此这次海洋酸化事件可能会对海洋生物的化速率和生长速率造成严重的影响。其结果就是大个体有孔虫受创严重,而小个体有孔虫往往具有较短的发育周期和较少的能量需求,因而对海洋酸化具有较高的抵抗力。 另外,温度也是影响生物个体大小的一个显著因素,据Bergmanns Rule,温度与生物的个体大小是负相关的关系。原生动物中的放射虫和有孔虫也同样遵循Bergmanns Rule。有很多研宄表明由于火山喷发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院会导致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变暖,而且这种高温一直持续到早三叠世。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变暖可能也是导致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以及其后生物的迟滞复苏的原因。 第二篇 牙形石 牙形石动物门 Conodonta Pander 牙形石纲 Conodonti Branson 副牙形石目 Paraconodontida Muller,1962 海德尔牙形石超科 Panderodontacea Lindstom,1970 近颚牙形石科 Anchignathodontidae Clark,1972 欣德齿刺属 Hindeodus Rexroad Furnish ,1964 模式种 Hindeodus cristulus Youngquist Miller, 1949 描述:由6分子组成的器官,Pa为舟形分子,Pb为角状分子,M为锄状或双扭状,Sb为双扭状和Sc为双羽状。Pa分子为anchignathodontiform,其特征:齿体拱,直或微弯曲,由一列高的、侧方扁的、分离的或愈合的或生长很大的细齿,形成明显的前方冠脊,细齿的大小和长度从冠脊的顶到齿体的后端减少,附着面(反口面)被一宽的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