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八哥
校園常見鳥類 麻雀 白頭翁 綠繡眼 紅鳩 大卷尾 紅尾伯勞 家八哥 白尾八哥 台灣八哥 家燕 赤腰燕 棕沙燕 斑文鳥 黃脊鴒 * 身長約14公分,是台灣最常見的鳥,數量多,喧雜且不太怕人,於住家附近活動,會在建築物的縫隙間,以雜草築成鳥巢。主要吃榖物及草籽,在都市中會撿食人類掉落的食物,繁殖期以昆蟲育雛。一般印象認為是害鳥,但我認為有待商榷。 身長約19公分,全台中低海拔,只要有樹的地方就能見到他,甚至是都會區中的行道樹也能發現他的蹤跡,叫聲清脆響亮。近年來由於橫貫公路開通,以及宗教放生活動,逐漸入侵東部烏頭翁的地盤,甚至出現雜交的雜頭翁。築碗狀巢,尺寸大約是成人手掌型成的碗狀。 身長約11公分,全台中低海拔,只要有樹的地方就能見到他,甚至是都會區中陽台的盆栽也能發現他的蹤跡,叫聲清脆而急促,群聚性強,非繁殖期常形成數十隻的大群。築碗狀巢,尺寸比白頭翁的巢略小。 身長約22公分,是台灣體型最小的鳩鴿科鳥類。生活於平原,此處見到的斑鳩幾乎都是它,群居性強,常成群停在電線上。食物以穀物為主,也會攝食植物的種子,幾乎都在地面覓食,車輛靠近時快速飛離,但起飛速度不夠快,經常會被快速行駛的車輛撞擊。 身長約30公分,普遍留鳥。棲息於農田,捕食昆蟲,非常兇悍,甚至會攻擊體型遠大於它的鷺科鳥類及老鷹。築碗狀巢於樹梢或電線桿上,育雛期領域性極強,甚至會攻擊接近的人。 保育類,身長約18公分,普遍的過境鳥及冬候鳥。不很怕人,喜歡站在獨立的高枝上,領域性極強,常對入侵者發出吵雜的警戒聲。過去恆春地區常見的烤小鳥就是它,利用它喜歡佔高枝的習性用「鳥踏仔」捕獵賺外快。 身長約25公分,外來種的籠中逸鳥,與本土八哥習性類似,但本種活動區域更接近人類的住宅區,常在冷氣機旁的縫隙築巢,適應力強,排擠本土八哥的生存空間。最大的特色是眼睛旁一圈黃色,像戴一副黃眼罩。 身長約23公分,外來種的籠中逸鳥,與本土八哥習性類似,活動於空曠的地區,常和牛背鷺一起出現在耕耘機後面,撿食被翻出的昆蟲。是本區最常見的八哥,常成數十隻大群活動。 身長約23公分, 身長約19公分,遷徙狀態複雜,四季可見,喜歡在建築物上築巢,捕食蚊蟲,被視為益鳥,腹部潔白,容易辨認。 身長約19公分,普遍留鳥,常單獨或小群於空中捕食昆蟲,常可在電線上的家燕群中發現它。腰部淡栗色,胸部有濃密的黑色縱細紋。 身長約12公分,普遍留鳥。以蚊蟲為主食,喜歡停棲於電線或河堤的壁上。成群築巢於土牆上,近年來,河川整整治工程將土堤改成水泥堤岸,影響到本種築巢地的選擇。 身長約12公分,很能適應人類開發過的疏林及農田環境,校園裡很常見。群聚性強,發出類似雛鳥的叫聲,讓人誤以為樹上有鳥巢。校園的樹上,以草莖編織成的球型鳥巢,十之八九是他的巢。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