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缪 刺

缪 刺 缪刺法作为《内经》中提出的一种古老的刺法,最早出现在《灵枢·终始》篇中:“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必为缪刺之”,《内经》其他篇中也提到了这种刺法,如“厥病”篇中“耳鸣,取耳前动脉……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虽然篇中没有确切指出,其实就是运用了缪刺的方法。《黄帝内经·素问》将散在《黄帝内经·灵枢》中“热病”、“厥病”、“杂病”等篇中的缪刺内容,予以整理、归纳、充实,写成了“缪刺论”,这是专门论述缪刺的文献。 《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郁陈挫,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 《针灸大成》指出:巨刺者,刺经脉也,痛在 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左痛刺右,右痛刺左 ,刺经脉也。 《灵枢.官针第七》: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其中第一段承接上下文理解,言缪刺法治疗原则;第二段言明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践,躁厥者,这种情况下,应缪刺之。 《素问.调经论》: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 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 巨 刺 VS 缪 刺 ● 名义浅析 《内经》有关巨刺的论述之后,杨上善注曰:先言巨刺也,邪气中乎经也,左箱邪气有盛,则刺右之盛经。以刺左右大经,故曰巨刺。巨,大也。 在经文“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谬处,故名曰谬刺矣”之后,杨上善注云:“痛病在于左右大络,异于经络故名谬。谬,异也。”谬,《礼》大传:“五者一物批缪”,注:“批谬犹错也”,此有交错的意思。 ● 发病原因 《素问·缪刺论》有对缪刺相应病证的病因论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于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 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其经焉。 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缪次相应病证的病因主要是邪气客于皮毛,流注于络脉,导致络脉闭塞不通,“而生奇病”。 《素问·缪刺论》对巨刺相应病证的病因也有论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巨刺适用于邪气入于经脉,导致邪气所在的一侧发生病变,而对侧相应部位脉象出现异常的病证。 ●发病部位 《素问·缪刺论》:“邪客于经……必巨刺之”,“络病者……故命曰缪刺”。 即巨刺适用于邪从外受,病情深重,用于经病。 缪刺适用于邪从外受、病情轻浅、或病变多在皮腠的络病。 ●针刺方法 虽巨刺、缪刺均为左取右、右取左,交叉而刺,但巨刺者刺其经,缪刺者刺其络。 因其经深而络浅,故巨刺乃深刺、重刺刺其经;缪刺乃浅刺、轻刺刺其络。 巨刺刺经是调气,缪刺刺络则理血。 故巨刺的针具是毫针,所刺的部位,包括全身躯干和四肢的经穴。 而缪刺法多用锋针(三棱针),多取有关络脉在四肢之指(趾)端爪甲上。 其次是耳的部位,因很多络脉都入于耳。 缪刺刺络特点 ●刺血 ●选穴 ●刺血 《素问·缪刺论》指出:“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因此只是以“左刺右、右刺左”定义缪刺这种刺络法,既不能和刺激经脉的巨刺法相区别,也更不能反应出缪刺刺络的特点 《灵枢·经脉》指出:“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盛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提出了各种刺络方法必须遵循的总体原则,就是一定以出血为手段来排泻病邪治疗疾病。缪刺法作为刺络法,也一定不能例外,也是以出血为手段排泻病邪的治法,因此缪刺就应该是一种“左刺右、右刺左”的放血方法。而其特点就在于放血。 再根据颜师古注“缪”为“绞”,在《辞海》中查“绞”的含义时,发现“绞”的原意为“用两根以上的细的细长条扭结成一根绳索”。让人理解到了扭结绳索的动作。《辞海》里还解释“绞”为“扭转、拧。引申为挤压”的意思。再把“绞”的含义加入谬刺(谬刺)之中,我们就可以理解到缪刺所具有的刺络放血方法上的特点。即是用绳索缠绕、捆绑、扭结人体肢体、或者四肢指端,使其肢体血液回流受阻,局部的浅表血管怒张,或者指端出现疲血现象;并以针具刺激怒张的血管、或癖血的指端,同时配合挤压等手法,充分令所刺激的部位出血的方法。 ●选穴 《素问·缪刺论》中介绍邪客六经之证之刺法后均标注:“左取右,右取左”;《灵枢·官针》指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巨刺刺经,可选用十四经脉穴位,病情较深,刺法上选用重刺、深刺;缪刺针对病情较浅的疼痛疾病,需浅刺、轻刺。而对于缪刺法部位的选取,王冰注《素问·缪刺论》中的选穴多为井穴,如“邪客于手少阳之络……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