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休闲事业专题研究期中报告
休閒事業專題研究期中報告 指導教授:黃有傑博士 學生:孫慕蘭 學號:9966605 題目 物業管理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以台中某物業管理公司為例 大綱 壹、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第二節、研究目的 貳、文獻探討 第一節、物管人員現況 第二節、工作壓力研究 第三節、休閒參與研究 第四節、身心健康研究 第五節、彼此間相關研究 集合式住宅新趨勢 公寓大廈爭議事件 服務業發展綱領與行動方案 五年內將產值由650億元提升至1000億元 物業管理邁向新「知識整合」之產業 物業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與調適 因調適不當導致的工作倦怠 提升物管品質與休閒行為做研究對照與交集。 唯有身心健全的物管人員,才能讓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有保障。 1.瞭解物管人員的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現況。 2.瞭解從事物業管理人員的身心健康是否會因受工作壓力及休閒參與兩者的交互作用而產生影響。 3.分析物管人員的休閒類型,以及在從事休閒參與的過程中,是否因此改變了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的調適狀態。 Brief, Schuler, Van Sell(1988) 參考資料 1.陳秀卿(2000)。從契合理論來探討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職業倦怠之關係,未出版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2. .2011第五屆物業管理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3.張君如,李素箱,李加芃(2008)。休閒參與對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干擾效果-以中彰投國中小已婚女性教師為例證。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興大體育學刊。2008,第九期。117~128頁。 4.蘇國興(2004)。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5.柯政利(2008)。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6.陳紹綿(2008)。工作壓力、休閒因應與健康之研究-以台北市高中女性教師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參考資料 7. Iso-Ahola(1976). On the theoretical link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leisure. Psychological Report, 39, 3-10 8. Lash, Scott. And John Urry.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 Sage. 9. Greenberg G Baron R.(1 997). Behavior in Or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11. 10. Blase, J. J. (1982). A social-psychological grounded theory of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8(4), 93-113 11. Coleman, D., Iso-Ahola, S. E. (1993). Leisure and health: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self-determin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5(2), 111-128. 多謝聆聽 ~~The End~~ * 2 3 研究動機 4 研究動機 5 研究目的 6 物業管理人員的現況 何謂物業人員 工資 工作時數 物業管理之工作性質 工作時間 工作負荷 7 工作壓力研究 ㄧ、壓力的定義 生理 行為影響 心理 二、工作壓力的定義 個人能力 可用資源 工作資源 8 工作壓力研究 三、工作壓力的來源 個人與組織發展 的衝突 1 組織特性與過程 4 角色特性 3 工作特性 2 9 休閒參與研究 一、休閒的定義 心理觀點 時間觀點 活動觀點 10 休閒參與研究 二、休閒品質 靜態休閒 動態休閒 11 休閒參與研究 延伸理論 補償理論 後遺理論 12 身心健康研究 指個人與環境不斷協調、不斷互動之後的特異化結果,包括:主觀性、互動性、歷程性和特異性。 (張芸愷,2006) 一、壓力 物業大樓管理員因為輪班制(如:護士、醫生、軍人等) 、勞動時間長,屬慢性疲勞徵候群好發族群之一。 二、環境 13 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相關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