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引入字谜
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引入字谜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改革谈
曹石珠
关健词: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字谜、意义、方法
摘要:字谜主要是以汉字形体的变化构成的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引入字谜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反映当代人的语言生活面貌,有利于正确认识字谜,有利于正确认识汉字文化。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引入字谜,不是将字谜单列一章进行讨论,而是在语法教学中引用字谜作例证,在修辞教学中引用字谜作例证。
字谜主要是以汉字形体的变化构成的体现中华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也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现象。但是,长期以来,字谜被现代汉语教学所忽视,迄今为止, 没有一种现代汉语教材将它列入教学内容;这是很不恰当的。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我们认为,应该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引入字谜。现就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引入字谜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在现代汉语教学引入字谜,谈点看法。
一、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引入字谜的重要意义
作为以正确认识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教学目标的现代汉语,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字谜,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将字谜引入现代汉语教学中,有利于反映当代人
的语言生活面貌。
当代人的语言生活丰富多彩,创作字谜,尤其是猜解字谜,已成为当代人语言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喜闻乐见的灯谜出现在各种节假日的活动中,成为广大民众的精神盛宴;有的电视台还开办了猜字谜的栏目,人们边看电视边猜字谜;网络上的字谜更是数不胜数,打开电脑,输入“字谜”
二字,只要“百度”一下,字谜就会源源不断地随着鼠标的点击出现在你眼前。在网络上,人们用字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谈恋爱也用字谜,有的人不会创作字谜,就发贴子求别人为其创作字谜。
(1)丑虽有足,
甲不全身,
见君无口,
知伊少人。
贺恒祥《少年大钦差》
(2)木目永同心,
古人作反文,
人尔总相随,
凄惨无泪水。
例(1)是电视连续剧《少年大钦差》中的例证。每一个分句的谜底都是“尹”字。除第一分句用了汉字修辞手段增笔外,其余三个分句都用了减笔。此谜系钦差陈文杰所出,意在讽刺桃溪县令尹三江。例(2) 是在网上“百度”来的字谜,前三个分句都用了拆字,第一分句将“木”、“目”、“心”组合起来,得谜底汉字“想”;第二分句将“古”、“人”与“反文”这个偏旁组合起来,得谜底汉字“做”;第三分句将“人”与“尔”组合起来,得谜底汉字“你”。第四分句用了减笔,在“凄”字中减去偏旁“水”,得谜底汉字“妻”。把四个谜底汉字连起来,就是“想做好你妻”。
此二例,一个出自电视剧,一个来自网络,在很多人天天看电视、天天上网的时代,这两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字谜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以与传统方式完全不同的形式进入了亿万人的视野,进入了当代人们的语言生活。不管人们承认或不承认,字谜都与人们有了更多的联系,成了当代人语言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将字谜引入现代汉语的课堂中,使字谜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正是客观地反映当代人语言生活的需要。
(二)将字谜引入现代汉语教学中,有利于正确认识字谜。
长期以来,尽管谜家对字谜不离不弃,视若珍宝,但相当多的语言学家、修辞学家都视字谜如痈疽,不仅不研究字谜,甚至认为字谜是文字游戏。其实,字谜岂是“文字游戏”这几个字所能概括得了的!字谜是汉字文化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元素,好的字谜实际上就是文学作品。
(3)道士腰间两柄锤,
和尚肋下一条筋,
就是平常两个字,
难倒不少读书人。
金舒年、陈小、孙丽梅《谜语夜话》
(4)一人站前一人卧,
两个小人地上坐,
家中还有两口人,
退回娇儿细琢磨。
金舒年、陈小、孙丽梅《谜语夜话》
例(3)是曹操测试女婿才学的字谜。据说,丁仪有才学,但其貌不扬。曹操不重外貌,但他要亲自测试,于是出了这则字谜。这则字谜用了拆字,用了比喻,也用了谐音。第一句,“两柄锤”用来比喻笔画“两点”,将“士”字 颠倒,与笔画“两点”组合,得谜底“平”字;第二句“筋”谐音为“巾”,把“尚”与“巾”组合起来,得谜底“常”。谜底就是“平常”。此谜的绝妙之处还在于,作者刻意打破谜底不在谜面中出现的惯例,让谜底汉字巧妙地在谜面中出现。例(4)是范仲淹创作的一则字谜。范仲淹之子范纯仁准备结婚,开了一张长长的购物清单,范仲淹觉得不应这样奢侈,并在购物清单上写了这则字谜。此谜用了拆字。把“人、人、人、人、口、口、一”组合起来,得谜底“俭”,意在告诫儿子要“俭朴”。表意非常含蓄,耐人寻味,哪里有一点文字游戏的影子。
对例(3)、(4)这样的字谜,古人就有一种说法,叫做“诗谜”。这两则字谜除了平仄不如绝句那么讲究外,确实具备了诗的品格。现在,谜家往往把这类字谜叫做字谜歌谣,并且认为“歌谣的特点是,词句简炼,大多押韵,风格朴实清新,大部分以口头方式传播。”[1](P1)“字谜歌谣是字谜与歌谣结合的产物,它遵循谜语的规则,而又取法歌谣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角色模型制作综合规范.pdf VIP
- 汛期居民转移安置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 VIP
- 最新BG201使用说明书20121024.pdf VIP
- 车辆维修定点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 政府招聘人员协议书.docx VIP
- 2022电网生产调度系统检修工程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docx VIP
- 吸入用一氧化氮-药品临床应用解读.pptx VIP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Part A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df VIP
- GB21148-2020 足部防护 安全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