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社区建设的原则 - 成都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服务中心
* * (七)一支应急救援队伍 突出队伍的机制、预案、演练、装备、急救、志愿者参与等方面。完成川安监(2015)115号文件:省局与省红十字会《关于加强应急救护共建安全社区的通知》中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支应急救援队伍 说明: 4.2.7.1 社区应针对社区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然事件制定不同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响应措施,并有效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与演练。 4.2.7.2 社区应按标准、要求或预案规定配备应急设施和器材并保持完好。 4.2.7.3 整合并合理运用社区资源,建立专职或兼职的应急队伍。 一支应急救援队伍 4.2.7.4 社区应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宣传、应急技能培训及必要的应急演练,使社区成员具有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4.2.7.5 社区应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响应措施,保障人员、财产安全。 一支应急救援队伍 一支应急救援队伍 一支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预案应符合以下要求: a)合法性; b)针对性; c)实用性; d)科学性; e)操作性; f)衔接性。 一支应急救援队伍 现场查验重点: (1)建设情况:是否建立了具有综合性(涵盖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和环境安全、涉水安全、公共场所安全等领域)或按专业设置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中有没有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和志愿者; (2)管理情况:是否完善了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技能培训、应急演练(急救、处置)、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等方面的制度并认真执行,应急预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村和社区、重点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储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 一支应急救援队伍 (3)发挥作用情况:是否有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的情况记录; (4)是否落实了“参加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培训的人数达到辖区户籍人口10%以上,救护培训师资不少于2人,户籍人口1万人以下的建设单位红十字急救员不少于50人、1-3万人的不少于120人,3万人以上的不少于180人”的要求。 一支应急救援队伍 N “N”:即建设单位的安全促进项目。查验建设单位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情况,重现场、重痕迹: (1)安全促进项目的针对性、覆盖面、持续性; (2)工作场所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学校安全、公共场所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是否达到了安全促进目标及计划的预期效果。 (3)复评单位是否做到每个工作组“每年新增1个安全促进项目”。 4.2.5.2 安全促进项目的制定与实施应分别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重点考虑下列内容: a)交通安全 b)消防安全 c)工作场所安全 d)公共场所安全 e)社会治安 f)食品、药品安全g)家居安全 h)学校安全 i) 老年人安全 j) 儿童安全 k) 残疾人安全 l) 体育运动安全 m) 涉水安全 n) 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 N 7+N 实施: “7+N”可作为安全社区标准的“形象版”,凡达到方能进行评审。 四、联合共建新要求 (一)四川省安全监管局 四川省红十字会关于加强应急救护共建安全社区的通知 (川安监〔2015〕115号)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省安办消办联合发文) (一)四川省安全监管局 四川省红十字会 关于加强应急救护共建安全社区的通知 川安监〔2015〕115号 (一)重要意义 随着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也相应增多。由于群众缺乏初级的救护知识,不少受伤人员在第一时间得不到救护处理,致使死亡率和伤残率增高。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群众在突发事故中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对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公共安全体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工作原则 1. 普及性原则 2. 实用性原则。突出“初级、群众、现场”的特点,帮助群众掌握现场初级救护、灾害预防、逃生避险、常见急症救护等基础知识和实用性技能。 3. 公益性原则 (四)工作目标 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单位(乡镇、街道)参加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培训的人数应达到辖区户籍人口10?%以上;救护培训师资不少于2人;户籍人口1万人以下的建设单位红十字急救员不少于50人,1—3万人的不少于120人,3万人以上的不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陆地区代表——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丁跃文先生演讲 - 中注协.ppt
- 大鱼大肉中不乏有铁元素.ppt
- 天气预报不准的7个理由 古时候,天气预报是一种神话,而在现代社会 .doc
- 天津市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 安全工程师协会.doc
- 天津三中校级学科带头人评选条件 - 天津市第三中学.doc
- 天津市物业管理项目招标备案 -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doc
-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点介绍小组成员:郭轶飞肖祥平.ppt
-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ppt
- 太麻里卫生所见习报告 辅大医学 495940095 曾柏荣 495940356 林于 .ppt
- 夫兰克赫兹实验中电流大小随温度变化现象之研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