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药生物测定杀虫剂生物测定方法介绍
第一章 杀虫剂的室内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虫剂室内生物测定的主要方法 1.杀虫剂毒杀作用的方式 根据杀虫剂进入虫体的部位及途径的不同,杀虫剂毒杀作用的方式可分为 2. 胃毒作用的测定技术 基本原理:是使杀虫剂随食物一起被目标昆虫吞食进入消化道而发生毒杀作用,因此要尽量避免药剂与昆虫体壁接触而产生其它毒杀作用。 目标昆虫可以吞食含有药剂的固体食物或药液,根据目标昆虫取食量的差异又可分为 即目标昆虫可以无限制地取食混有杀虫剂的饲料,不计算目标昆虫实际吞食的药量。此法比较简单,但不能避免其它毒杀作用的影响。 (实际上也常有触杀作用)。 其主要方法有: 2.1.1饲料混药喂虫法 固体药剂可以直接混入饲料中,液体药剂则需要挥发性较好的溶剂将药剂溶解以便能混合均匀(仓库害虫,直翅目昆虫等)以浓度为单位。 2.1.2培养基混药法 主要是指取食培养基的昆虫(双翅目的果蝇和鳞翅目的钻蛀性害虫) 2.1.3土壤混药法 即将定量的块状药剂(或毒料)与已过筛的潮湿沙壤土混合均匀,然后装在花盆里,在里面播种作物,并接目标昆虫,最后检查昆虫死亡情况,或幼苗被害情况。 (适用于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可以反映出对昆虫的毒杀作用以及对植物的保护作用) 基本原理是使供试目标昆虫按预定杀虫剂的剂量取食,或在供试目标昆虫取食后能准确地测定其含量。主要方法有(经典的): 2.2.1 叶片夹毒法(sandwich method) 适用于植食性,取食量大的咀嚼式目标昆虫(粘虫、蝗虫、玉米螟、菜青虫等)。 基本原理是用两张叶片,中间均匀地放入一定量的杀虫剂饲喂目标昆虫,然后由吞食的叶片面积,计算出吞服的药量(常常限定一定时间内)。 其特点是:避免发生触杀作用、操作方便、结果比较精确。叶片上的药量是由喷粉或喷雾落在上面的量测算的,也可以在一定的叶面上点滴丙酮溶剂制成的药液。 其具体操作步骤: Ⅰ制夹毒叶片(直径0.4-0.8cm) Ⅱ 将待测目标昆虫称重编号(饥饿3-12小时) Ⅲ接入培养皿中饲喂(一般是让昆虫将叶片取食完,取食的培养条件一定要进行保湿) Ⅳ试虫重新饲喂培养(48小时后检查结果) Ⅴ根据生死反应计算LD50或LC50。(每一个昆虫都记录,根据单位体重排序后且分为三组。) 中间组即为第二组: A=中间组死亡虫单位体重吞食药量总和/中间组死亡虫总数 B=中间组活虫单位体重吞食药量总和/中间组活虫总数 LD50=(A+B)/2 吞食药量(μg/g)=[吞食面积mm2 ×每mm2药量(μg)]/昆虫体重(g/头) 或吞食药量(μg/g)=药液浓度(μg/ml)×滴加量μl×10-3 )/昆虫体重(g/头) 2.2.2改进夹毒叶片法: 是把药液的浓度数量增加,用微量注射器注射或点滴到叶片上,仅把圆叶片取食完毕的试虫作有效试虫,因此,每次测定时应增加试虫数量。致死中量的计算方法同上。 另外胃毒作用的测定还有液滴饲喂法和口腔注射法等,但都比较麻烦,不常采用。 重要的,而且非常实用的方法是改进夹毒叶片法,效果很好 另外还有离体叶片法,24孔板法等 3.杀虫剂触杀作用的毒力测定 触杀作用主要强调药液直接作用于昆虫的体壁而产生毒杀作用的方法,要注意尽量避免药剂从口器或气孔进入虫体。 主要测定方法 直接施药法---- 局部施药法---- 3.1喷粉、喷雾方法 接近实际,最常用,但是却需要精致的喷雾或喷粉装置。实际虫体接受的量不易掌握,只计算在一定喷雾量的情况下,供试昆虫的死亡情况。 方法是:将盛有目标昆虫的喷射盒或喷射笼或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底,置于液体喷布器低部,或喷粉罩底盘上,定量的药液或粉剂均匀地直接喷洒在目标昆虫体上,待药液较干或者虫体粘的药粉较稳定后,将喷过药的目标昆虫移入干净的容器或培养皿内,置于适合目标昆虫生活的环境条件中恢复,1-2h后,放入无药的新鲜饲料后,于规定的时间内(24、48h)观察目标昆虫的中毒及死亡情况。 3.2浸渍(zi)法以及浸玻片法 浸渍(zi)法是直接浸虫(放在一定容器中、或者叶片上) 浸玻片法:杀螨剂或者一些小昆虫的测定方法 3.3微量点滴法 特点:(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每头试虫或每克体重的用药量)。①方法比较精确,试验误差小②可以避免胃毒作用的干扰。 但是,试虫本身的生理状态和试虫的数量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3.3.1微量点滴器的种类(适用于个体大的昆虫): Ⅰ千分尺微量点滴器 Ⅱ电动(手动)微量点滴器 Ⅲ毛细管微量点滴器 毛细管可以根据虹吸现象自动吸取药液,然后用口轻吸。 改进的即用橡皮头代替口吹。 Ⅳ微量进样器等(0.5-0.15μl)(0.02-0.04 μl ) 3.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