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探析余姚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上开发及应用.doc

探析余姚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上开发及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析余姚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上开发及应用

探析余姚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上开发及应用当下很多美术教师对待美术课程资源的普遍做法是采用传统美术教学的方法,将教材作为唯一的美术课程资源在美术课堂上使用。我们应该如何突破现行美术教科书的局限,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开发美术教学活动,让课程资源不断贴近学生生活,已经成为当下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建立三级课程体制的重要内容。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地方课程及课程资源开发,将成为今后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作为支撑和传授知识的载体,其开发与利用成为极为重要的方面。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发现余姚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美术课程资源。 首先,面塑在余姚黄家埠流传甚久。过去余姚农村逢年过节做年糕时,一些心灵手巧的人就会制作一些吉祥物,余姚面塑由此产生。余姚黄家埠镇回龙村,便是迄今仍保留这一习俗的少数区域之一。 黄家埠面塑是以米粉做原料的造型艺术,其中包含了绘画、雕塑等诸多艺术门类。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面塑教学在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手眼配合能力与艺术造型的鉴赏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塑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余姚历史与地方传统民间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我尝试将黄家埠面塑作为美术课堂课程资源来开发与应用,在美术课程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探索: 一、探寻黄家埠面塑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我首先布置学生了解黄家埠面塑的发展历史与相关知识。同学们在课前通过上网搜索、走访黄家埠面塑艺人等方法与途径,收集了许多黄家埠面塑的图文资料。在课堂上我用实物展示、电脑投影,先让学生各自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然后分别介绍收集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和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深刻体会到黄家埠面塑文化资源的厚重积淀,感受到家乡的文化历史。 同学们了解到黄家埠面塑来源于民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黄家埠面塑技艺代代传承,有何培生、何云昌、何来根等技艺高超的艺人,其中以何来根最为突出。现年94岁的传承人何来根,16岁就开始做面塑,技艺精湛,手法精妙,他还将原先的单色面塑创新为彩色面塑。他的面塑作品2003年获得余姚市民间造型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后《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曾作过报道,2008年还上了央视七台的《乡村大世界》节目。黄家埠面塑这项传统手艺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发掘黄家埠面塑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在了解了黄家埠面塑的发展历史后,我结合面塑原作和图片开始让学生欣赏黄家埠面塑的艺术特色,通过这一教学过程,深入发掘黄家埠面塑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欣赏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素质和审美情趣。 1.黄家埠面塑的表现内容实 黄家埠面塑源于旧时的余姚节日风俗,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黄家埠面塑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表现内容非常朴实,所做的面塑作品富有浓郁的余姚地方特色。 2.黄家埠面塑的表现形式美 黄家埠面塑简洁浑厚,朴实雅洁,色彩艳丽。早期黄家埠面塑不讲究修饰色彩,其蒸馍的白色和质感,形成独具一格的拙朴纯美。后期的面塑则以塑为主,着色为辅。造型一般是外形简洁、概括、略有夸张、内蕴饱满丰富,既有抽象几何形式,还有更加具象的独具民间造型风格的动物等形象。黄家埠面塑将各种不同的造型意识融为一体,形式上极具美感,构成了独特的民俗节日内容,形成了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 3.黄家埠面塑的表现技法精 黄家埠面塑大都用粳米发面,蒸熟后上色。制作简单,用揉、捏、掐、刻、粘等方法造型,用剪刀、小竹刀、梳子灵巧地点、切、刻、划,完成细部及装饰,制作步骤“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缺一不可。现在的黄家埠面塑色彩丰富艳丽,除了大面积的品红、黄、绿以外,还用少量的白粉、钴蓝柞点缀,整体感觉活泼跳跃,绚丽多姿,又不失民间艺术的纯朴气息。 三、实践黄家埠面塑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美术技能 在了解了黄家埠面塑的发展历史,欣赏黄家埠面塑的艺术特色、挖掘黄家埠面塑的艺术价值后,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动手制作面塑作品来实践黄家埠面塑的制作过程,传承地方文化,激发创造的热情,提高学生美术技能,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面塑作品。 我结合美术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与米罗游戏》、《清晨》等课与面塑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上开展面塑教学。在面塑的制作过程中,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