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佳教授以祛风化痰法治疗风咳经验介绍
朱佳教授以祛风化痰法治疗风咳经验介绍朱佳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师从国医大师周仲英、徐景藩,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疗、教研工作近30年,精于呼吸系统疑难疾病的治疗。老师从祛风化痰治疗“风咳”效果显著,现介绍于下。
风咳病机为风痰伏肺,临床以咳嗽为主症。风咳相当于西医所说的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又称过敏性咳嗽,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风痰伏肺,肺失宣肃,治当祛风化痰、宣肃肺气以止咳,病情缓解后须补肺固表御风以防复发。
1 风痰伏肺为基本病机
朱老师认为,风痰伏肺,肺失宣肃是本病的病机关键。风盛生痰,风痰内伏,粘阻气道,肺气郁闭,肺气不宣,肺气上逆而作咳。“风咳”列于《诸病源候论》首位,“一曰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认为风咳有咽喉痒,呛咳,气逆气急等特点。《素问》曰:“风者,百病之始也。”说明百病由风而生。而风邪有“善行而数变”、“风盛则挛急”、“风邪为患可致瘙痒”等特点。朱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风咳”特点表现为喉痒、阵咳、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遇感触发等,目痒、鼻痒、喷嚏或伴有皮肤瘙痒等亦属“风咳”范畴。然风除有外风、内风之分,还包括了多种的过敏致病因素,如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尘螨、动物毛屑等。外风袭肺,多夹寒、热、燥邪为患,若治不得法,外邪不解,邪郁于肺,引动内风,风动上扰,外风引动内风与内伏之痰饮相聚于肺,成风痰内伏之证。
2 发作时宣肺化痰,以祛风邪
“风者,百病之始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故风邪侵袭,首先犯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得宣通,肃降无权,肺气上逆而为咳。咳嗽之治,《景岳全书》有云:“咳嗽之要,中唯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风药性多辛,轻清上升,向外趋表,具有升、托、发、散、化、达、窜、通等作用,肺气宣散,载邪外达,肺气畅达,宣降有权,则逆气自降。
宣通肺气为治疗外感咳嗽的基本方法。外感风邪是诱发风咳常见原因,因此,宣肺祛风作用的风药在以反复咳嗽为主症的风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内伤咳嗽的主要病理因素是痰与火。《丹溪心法》有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方面风药主行散,多具有宣通之性,走表除湿;另一方面,风药又主升,能升发阳气,则气化出焉,故能升阳健脾燥湿。湿去则气机条达,升降有序,脾肺气清,母子和合,咳嗽自除。《景岳全书》所云:“……火主热邪,畏其陷伏,故宜发之,或虚或实,但使气得升扬,则火郁自解……。”火伏于内,若徒用清火解热之药,虽能折火势,但恐其药力有限,且有郁火内陷经络,旁窜他脏之弊。适当参用风药,发越郁火,火性炎上,顺其火势,开窗掀瓦救火,火有出路既能防郁火内陷,又能增清火解热药之效,如釜底抽薪,事半功倍。
朱老师认为风咳发作时当予宣散、疏风药,以达祛风化痰、宣肃肺气止咳之功。临床常用三拗汤化裁以达宣肺止咳之功。根据临床症状,配伍它药。常选用荆芥、防风、苍耳子等宣肺祛风;紫菀、款冬花、前胡、枇杷叶等止咳化痰;蝉蜕、桔梗等利咽开音;僵蚕、地龙、全蝎、蜈蚣、蝉蜕等熄风止痉;细辛、辛荑、苍耳子等宣通鼻窍;地肤子、白鲜皮等祛风止痒;湿气较重,朱老师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伍用晚蚕沙、苦参、乌梅、旱莲草等。《神农本草经》言麻黄能“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其清阳上达,辛散温通之性,既善通肺气之郁闭,又可平肺气之上逆,为平喘治咳之要药。荆芥、防风伍用,名曰荆防散。《本草求真》说:“荆芥……不似防风气不轻扬,驱风之必入人骨肉也,是以宣散风邪,用以防风之必兼用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 荆芥发汗散寒之力较强,防风祛风之功较胜,二药参合,既能发散风寒,又能祛经络中之风热。细辛辛温,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温肺化饮,有窜透开泄的功用。苍耳子辛苦温润,上行脑巅,散风除湿,宣肺通窍;辛荑辛温香散,轻清上行,散风解表,宣通鼻窍。枇杷叶、款冬花、紫菀、前胡等有祛风止咳、降气化痰之功。僵蚕外疏风热,内平风痰。蝉蜕性甘微寒,既可疏外风,又可熄内风,且有利咽开音之效,治风咳效果颇佳。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麻黄、防风、荆芥、蝉蜕、苍耳子等具有抗胆碱、支气管解痉等缓解气道高敏状态的作用,与现代研究CVA的发生机制相吻合。
3 稳定时益气固表,以御外邪
朱老师认为,本病在缓解期应注重益气固表,以御外邪,既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又需注重益肺健脾,防风痰滋生。常以玉屏风散化裁。肺主宣降,通调水道;脾主运化,二者皆能生痰。而玉屏风散中黄芪擅补肺脾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