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蔡正祥皮影戏班考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桐柏县蔡正祥皮影戏班考查

桐柏县蔡正祥皮影戏班考查摘 要:皮影戏已成功申报世界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桐柏地区皮影前人鲜有研究。笔者多次入访桐柏,对蔡正祥班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与记录。本文以桐柏地区的皮影戏班蔡正祥班为个案,从其戏班组织、戏班经济运营、戏班演出剧目、戏班音乐、戏班习俗、戏班传承、戏班前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统计,旨在发现皮影戏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传承和延续我们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桐柏县;蔡正祥;皮影戏班;考查 中图分类号:J6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721(2012)02-0101-07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为豫鄂两省交界处,桐柏山腹地、淮河之源头,秀美的山水也造就了厚重的文化积淀,盘古文化即发祥于此。作为传统文化之苑的一枝奇葩——桐柏皮影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今,桐柏皮影戏已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桐柏地区皮影戏的研究,前人鲜有对桐柏地区皮影戏班社本体构成及其与地域生态文化系统的考查。笔者多次入访桐柏,与桐柏蔡正祥皮影戏班同吃同住同演,对蔡正祥班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与记录,以期从中总结出对皮影戏未来发展之有利因素,提出对传承有利之措施,从而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做贡献。 一、蔡正祥皮影戏班共生文化述略 蔡正祥为桐柏县月河镇大李庄村民。大李庄村位于桐柏县东部,坐落于桐柏山腹中,全村500多人,以李姓为主,相传李自成起义时就有此村。这里的相关的民俗很多。正月十五玩龙灯、竹马(类似旱船)、舞狮子、扭秧歌(只扭不唱)、唱皮影戏等,这些习惯建国前后一直都有。文革期间内容多以歌颂文化大革命、歌颂伟大领袖为主流。插秧时(种稻谷)要唱山歌,这些山歌在1979年之前唱,是集体劳动是唱的,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们不在一起劳动了,这些山歌就逐渐不再唱了,仅有个别村民和皮影班的成员还能唱上一、两首。山歌的特点是五句歌词,一人唱多人对。山歌内容十分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唱神仙的、有唱生活情趣的。现在舞龙灯几乎没有了,因为年轻人为了挣钱外出打工,年老的人又舞不动。舞狮也很少,一般请南阳武校的人来舞。皮影戏班一般在一些小型庙会上出现。 桐柏皮影戏起源于南宋,清末民初为最盛时期,桐柏皮影戏属于豫南皮影的西路派。根据皮影戏的传统及行内的规矩,戏班的名称通常以班主的姓名命名,蔡正祥皮影戏班是大李庄唯一的同时亦是整个月河镇唯一的皮影戏班社,自南宋时传入后代代相传,现任班主蔡正祥自2004年先师唐兴运去世后正式接班。在文革期间,皮影戏作为“四旧”被废除,很多都被烧掉。改革开放后,桐柏皮影戏如枯木逢春,重新焕发生机。由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皮影戏渐渐出现没落的趋势,活动空间也慢慢缩小,从业人数也越来越少。 二、戏班组织 蔡正祥影戏班前身是其师父唐兴运于上世纪创办并亲任班主,2004年唐兴运去世之后,蔡正祥先生正式掌签。蔡正祥,男,1964年出生于桐柏县月河镇李庙村大李庄,14岁从艺,师从已故大师唐兴运先生,主攻影戏,担任掌签(操作皮影兼主唱)。戏班人员多为班主的兄弟,本村的有蔡正华与蔡正军、蔡正伟,蔡正伟后来迁居县城。现剧团人员详情请见表1。 戏班没有专职演员,第一职业多为种田,也有个别做生意,农忙时大家都忙地里的活,农闲时大家一起演出。当收入不景气的时候,家人也都不希望再干皮影了,如原邓运良班的邓大成和原彭大义皮影戏班的李光红,都已外出打工了。还能坚持演皮影戏的,除了收入还能维持家用外,也源于对行业执著的感情,不忍心让传统的东西失传,班主蔡正祥更是如此。村里人依然保留传统的习俗,凡婚丧嫁娶、生子、升学、乔迁新居,都会请皮影戏班。戏班平时不进行排练,遇有演出,班主电话通知各演员到班主家里,备好演出的道具和必需设备后一起出发。在对外关系方面,竞争是在所难免的,大家都信奉一个信条:用实力说话。据笔者了解到,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各戏班之间关系相处得很融洽,各班内的成员可相互调用,如果有需要,两个班主还可以同台演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各行各业从业者大有茫然、无所适从之感,桐柏影人的质朴风格及和谐行为不失为良好的借鉴。 三、戏班经济运营 民俗文化对于民间艺术来说如同一种生态环境,如果我们在观照民间艺术而不把它放置于或还原于民众生活和民俗活动的动态结构中去,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探寻其艺术精神及其与生活的本质的功能关系,就必然会失去那些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生动活跃的整体的生活内涵。民间戏班作为民间戏曲的载体和演出实体,其自身即具草根性,其生发与民俗生活和信仰相互结合。乡村社区无论是庙会或各种俗神祭祀还是春节、元宵等岁时节日或婚、丧、寿等人生仪礼都要聚众演戏,构成了族群文化认同的重要表征。 蔡正祥班在月河镇十里八乡都很有名,其所依存的生存空间主要还是那些民众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礼俗。遇事都由东家来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