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原州区沈家河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效益
浅议原州区沈家河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效益一、基本情况
沈家河水库灌区始建于1960年,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由于灌区配套不完善,历年最大灌溉面积约3.3万亩。灌区涉及头营镇7个行政村44自然村的农田灌溉,受益人口1.73万人。沈家河水库于1959年10月建成,是清水河上游的一座中型水库,坝址位于固原城市以北10km的头营镇沈河村,2005年沈家河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工程建成后,水库总库容4640万m3,根据水库近年来水文系列(属于偏枯年)实际年来水量,测算水库75%保证率年来水量665.62万m3,除去蒸发渗漏损失后用于灌溉的水量532.5万m3。现状灌区有总干渠、东西两条干渠,长分别为0.226km,14.274km和9.68km,1条西高支渠长4km,81条斗渠(东干渠46条、西干渠30条,不包括2条被二营设施农业占用报废斗渠,西高支渠斗渠5条)及3条农渠(属原西干十九斗渠),总长77.90km,干渠全部衬砌,衬砌支斗渠共31条,长27.06km,斗渠间距大,200-800m,整个灌区渠道衬砌长50.56km,渠道总长106.08km,防渗衬砌率为47.66%,渠系建筑物完好率约30%,渠系水利用率约53%,灌溉水利用率约45%。灌区现有灌溉机井83眼,除二营设施农业配套3眼机井外,其余机井几乎全部为土渠输水,自流灌溉,灌溉水利用率低,不到60%。现状灌区基本井渠结合灌溉,目前实灌面积约1.5万亩,还有约1.8万亩可灌溉面积无法灌溉,灌区效益低下,极大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沈家河水库节水改造配套工程建设,通过对灌区进行全面节水改造配套,增设并配套部分支渠及斗农渠,对原年久失修干渠及以下支斗农渠进行改造配套,并对现有77眼机井配套低压管道,其中18眼纯井灌区机井全部配套地埋低压管道,通过给水栓进行输水灌溉,部分机井通过管道与渠道连接,实现井渠结合灌溉,提高机井水利用率,增大单井控制灌溉面积,提高整个灌区渠系水利用率,恢复并改善灌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工程费用
1.固定资产总投资
灌区改造自2010~2012年逐步配套发挥效益,累计固定资产总投资3221.04万元。
2.年运行费
年运行费主要包括工程维护费、水资源费、其它费用。因工程不新增加管理人员,故不考虑新增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用。
工程维护费和其它费用按固定资产的1.5%计,共计48.32万元。
水源费按0.011元/m3计算。达到设计规模时,本工程用水量为705.2万m3,水源费为7.76万元。
共计年运行费C=56.08万元。
三、效益计算
沈家河水库灌区工程效益主要为农业增产增收效益,改造沈家河水库灌区灌溉面积3.02万亩,改善现有灌溉面积1.2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8万亩,灌区农业增产增收效益按恢复灌溉面积1.8万亩计算。
1.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灌溉增收效益
1.1灌区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产量的增长情况
灌区改造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亩产150kg,玉米亩产220kg,胡麻亩产80kg,葵花亩产100kg;灌区改造后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亩产350kg,玉米亩产450kg,胡麻亩产150kg,葵花亩产200kg。二者相比,小麦单产增加了200kg(2.34倍),玉米单产增加了230kg(2.05倍),胡麻单产增加了70kg(1.88倍),葵花单产增加了100kg(2倍)。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增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水文、气象、工程措施以及其它农业技术措施的影响,但发展水利灌溉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1.2灌区内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效益计算
用灌区改造后的亩产量减去灌区改造前的亩产量,即为增产量。效益计算中的价格采用当地当年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成本计算,效益计算中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为小麦:玉米:胡麻:葵花=2:3:1.5:2,计算得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增产值为577.08万元(水利分摊效益为346.25万元),其中小麦增值144万元(水利分摊效益86.4万元),玉米增值173.88万元(水利分摊效益104.33万元),胡麻增值151.2万元(水利分摊效益90.72万元),葵花增值108万元(水利分摊效益64.8万元)。
2.瓜果蔬菜效益计算
灌区配套后,灌区每年可为固原城市居民和固原周边县市及全国各地多供应瓜果蔬菜378万kg,直接经济净增效益453.6万元(水利分摊效益272.16万元)。
工程实施后,年增产粮食196.2万kg,增产经济作物及瓜果蔬菜430.2万kg,农业增产增收净效益618.41万元,其中经济作物及瓜果蔬菜增产效益427.68万元。亩均增收34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