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 泉州宗教博物馆.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源山 泉州宗教博物馆

清源山 泉州宗教博物馆前一眼还看着道祖李耳的老君造像,下一眼就转到灵山圣墓,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门徒在这里传教殁葬。三世佛像从元朝时即已打坐于此,他们虔诚的弟子弘一法师在这里留下舍利。最高峰才618米的清源山,深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要旨,一揽手,拥入的不仅是儒道释,还有混搭的中西神灵。这座自然造化出的大山,活脱一间关于泉州这座曾经的国际大都市纷杂信仰的天然博物馆。 位于泉州老城北部的清源山,在泉州历代的开发进程中很受眷顾。秦朝时泉州划归闽中郡,由闽越族酋长无诸主政,根据《泉州府志》的记载,清源山在此时经历人类最早开发,此后历经封建诸朝,清源山留下的人类活动痕迹越积越多,目前已汇集多处以石刻石雕、塔寺古建为代表特征的文物遗迹。换句话说,今天泉州城古老印象的论点得以成立,清源山已成为其重要论据之一。 清源山最高峰618米,实在不能算闽南地区的雄山,不过因与城区隔开,却出落幽静,坐落其间、与奇石泉瀑相依的大都是有些“仙气”的塔寺圣墓或雕塑,这里现存唐宋元时期道教、佛教、藏传佛教大型石雕7处 9尊,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历代摩崖600多方,远至道祖老君造像,近至弘一法师舍利塔,西式有阿拉伯伊斯兰圣墓,本土佛像寺庙则有三世佛、南少林,给予其“宗教博物馆”的美誉。目前,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的清源山景区,由清源山、灵山、九日山三大片区组成。 从景区充满山野气息的山门进去,走过一段林荫道就能见到的老君岩,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一说宋)代道教石雕老君造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形制与雕工技艺堪称“老子天下第一”。 值得考究的是,老子五十岁出函谷关西行,怎么会周转至此东南沿海边陲?宋朝时道佛两教共尊共荣,其时的道教文化在泉州也非常发达,据清朝时《泉州府志》的记载,清源山原有一块“石像天成”,经“好事者略施雕琢”,成就了一尊生动传神的老君像。未具名的“好事者”大概是民间的道教虔诚信徒,他们认为老子羽化登仙后,“由楚入闽”,在清源山显圣,而证据就是一旁的“羽仙岩”及道祖座驾“青牛石”的伴主而眠。 灵山圣墓记录着古泉州在海外交流中的开放姿态。唐高祖李渊在位时,伊斯兰教创复兴者穆罕默德派遣了四位贤徒到中国传教,分赴广州、扬州与泉州,两位叫做沙仕谒、我高仕的传教士最后在泉州业竟而终,葬于清源山南面的灵山。两墓并列于石构墓亭内,上有阿拉伯式石墓盖,墓后三面依山建有马蹄形回廊拱卫,正中还立有元代重修圣墓的阿拉伯文石碑。墓周围还被一些历代伊斯兰教徒的石棺墓所追随,上刻伊斯兰教常用的“云月”图案或《古兰经》片段,具有浓厚的西域色彩。 灵山圣墓既是伊斯兰教全球传播史的一部分,也见证了泉州海外交通的辉煌过往。在圣墓右侧,还留下过完成七下西洋壮举的郑和的足迹,明永乐十五年,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的时候曾前来此处祭告行香祈平安,并留下记事石碑一座。 郑和来清源山求海事平安之举并非个例。泉州在宋元时期是“东方第一大港”,封建时代,繁盛的海外运输下往往藏有海神信仰的暗涌,清源山景区西面的九日山,即存有大量宋元明时期求神祈福的摩崖石刻。 北宋时,妈祖信仰还未抬头,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日益兴盛,司职遣舶祈风的山神通远王从显圣地永春、南安交接山区流行至泉州城乡,朝廷尊奉神明与海交,在泉州设置的市舶司还需专门在外国船只往来时负责祭神祈风。亚非地区的番舶每年春夏来泉,秋天顺西北风回去,此时,泉州郡守和市舶(海关)有关官员及泉州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庙,在通远王祠为他们祈风,并刻石留记,“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官方的祈风活动在民间极具带头效应,宋元时的九日山积累下众多祈风石刻,现包括明朝摩崖石刻仍留有七十多方,为全国之最,不管是用来研究古代海上交通史还是书法艺术都弥足珍贵。 位于东岳山下的东禅少林寺给清源山带来了一股刚劲的力量,它是福建三座南少林寺遗址的其中之一,在中国武术发展中所作的贡献不输“禅宗祖廷”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后世的传奇人物如洪熙官、黄飞鸿,承袭的都是泉州东禅少林寺的正宗南少林拳,并将之发扬光大,声名远播。 东禅少林寺相传为唐初嵩山少林寺武僧智空入闽所建,据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转引唐《闽中记》所载,“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不过,在历朝更新换代的动乱时局中,东禅少林寺因反王审知附梁、抗元与反清,而遭过三次废毁的劫难。1992年,泉州兴资在原址重建南少林,目前已恢复大雄宝殿、五观堂、僧舍与天王殿,对于游客来说,参禅礼佛的同时,在僧侣们的修炼其间,一睹久闻盛名的五祖拳、白鹤拳、五梅花拳等南拳功夫,会尤为过瘾。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