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型员工隐性激励探究综述
知识型员工隐性激励探究综述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
[摘 要]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具有特殊性,国内外学者通过调查掌握了其主要激励因素。作为显性激励的不完备替代,隐性激励是知识型员工的另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充分发挥外部人才市场推动、内部劳动力市场拉动、员工个体能动作用,构建隐性激励机制并实证研究激励效果将成为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隐性激励;声誉机制;期望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011-03
“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的概念,最初由世界著名管理大师Peter F.Drucker于1959年在其著作《明天的里程碑》中提出,他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界定为“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事实上,目前学界对知识型员工尚未有统一定义,主要有“学历观”、“岗位观”、“职位观”三种观点。不论如何,知识型员工已然成为企业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对其进行激励研究是一种必然且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研究主要集中于激励因素的调查和显性激励的探讨,明确提出知识型员工隐性激励的文献,尚不多见。
1 知识型员工的隐性激励因素研究
国外研究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金钱财富、职业发展。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调查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分析其激励因素。张望军、彭剑锋(2001)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得出了中国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前5名的排序:“工资报酬与奖励”(31.88%)、“个人的成长与发展”(23.91%)、“有挑战性的工作”(10.15%)、“公司的前途”(7.98%)、“有保障和稳定的工作”(6.52%)。郑超、黄攸立(2001)对426名知识型员工填写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后,得出中国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排序为:“提高收入”(48.12%)、“个人发展”(23.71%)、“业务成就”(22.30%)、“工作自主”(5.87%)。杨春华(2004)经过对7家从事软件、通信等高科技企业中的研发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名列前5位的激励因素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报酬”、“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公平”、“福利与稳定”。
可见,知识型员工因单位性质、工作性质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从整体上说,“薪酬”和“个人成长与发展”对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十分显著。其中“个人成长”成为一项重要的隐性激励因素,这意味着实施知识型员工激励必须注意发挥其激励作用。
2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式研究
2.1 显性激励及其局限研究
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的发展,国外学者侧重于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其重心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设计出较为完全的契约,通过激励契约促使组织成员增进组织利益。主要思想有:①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0)提出的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产权激励: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应相应地拥有企业的部分产权,参与价值的分配;②委托代理理论下,根据“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条件”的剩余索取权激励:为了保证知识型员工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必须让他们享有一定剩余索取权,参与企业价值的分配和承担部分不确定性风险;③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的产权激励: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应让他们拥有治理权,参与企业风险分担。
近年来,我国学者根据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开始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张望军、彭剑锋(2001)主张用广义的报酬(不仅包括薪资,还包括机会、职权、信息分享、股票、股权和荣誉等诸多方面)激励员工。汪群、王颖(2001)提出短期激励方式——技能工资制和长期激励方式——股票期权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周海燕、潘留栓(2001)提出分享型激励:通过让知识型员工获得与贡献和业绩密切相关的报酬即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达到激励与协调的目的。邓国华、徐克安(2002)也谈到要将知识管理和技术开发员工的价值赋予与资本同样重要甚至超过资本价值的位置。因此,把握好工作报酬激励,对于留住人才、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可见,不论国外还是国内,也无论是报酬还是剩余索取权,都是一种基于激励成本和收益相比较而得出的激励方案,属于显性激励。显性激励容易导致代理人短期化行为倾向,黄再胜(2003)研究指出:显性激励具有一个有效作用边界,随着货币的边际效益递减,显性激励在激励过程中容易产生激励错位甚至激励失灵。
2.2 隐性激励——显性激励的不完备替代
既然显性激励不足以解决代理人绩效和努力补偿之间的不对称难题,Fama(1980)等人就提出,完备市场机制下隐性激励可以而且应该作为显性激励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由我乡镇风景水彩系列创作所想.doc
- 甲醛-盐酸混合液对柞蚕卵面消毒试验.doc
- 甲醇制烯烃工艺及催化剂探究及应用.doc
- 申威达QZK1370H型切纸机易损组件维修经验谈.doc
- 甲醛工业合成方法比较探究.doc
- 申纪兰见证中国人大全历程.doc
- 申长雨-为青年搭就青春飞扬大舞台.doc
- 电信业融合套餐税务筹划研究.doc
- 电信产业规制及竞争问题探究.doc
- 电信企业绩效考核指标设计.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肩关节疾三病ppt课件.ppt VIP
- 企业数字化转型L1-L5数据架构设计方法论及案例【52页PPT】.pptx VIP
- 显微镜操作手册-ch axio imager.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包头市住房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包头市住房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内蒙古包头市住房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包头市住房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____公司销售部绩效考核表模板范本.pdf VIP
- 肩关节解剖课件.ppt VIP
- 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