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织行为探讨警察风纪问题与其实证之研究.PDF

从组织行为探讨警察风纪问题与其实证之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组织行为探讨警察风纪问题与其实证之研究.PDF

從組織行為探討警察風紀問題與其實證之研究 吳國清 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專任教授 chwng@sun4.cpu.edu.tw 詹淑婉 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第31 期研究生 摘 要 不良警察風紀問題之所以長久存在於警察單位內,其因可說是錯綜複雜。這些原因包括,心 理行為和生理情況,工作壓力,社會與文化結構,犯罪行為與組織紀律控管,警察職權,或者價 值體系與倫理道德觀等等。然而,近幾年來,由於行為科學的不斷發展,使得警察風紀問題探討 重 心 逐 漸 轉 移 到 組 織 行 為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上 , 諸 如Neiderhoffer(1967) 、 Sherman(1974) 、Lefkowitz(1975) 、Bouza(1978) 、Lundman(1980) 、Johnston(1982)等學者們, 就較持此論點來闡述之;此外,Kleining(1996)和Souryal(1998)等人,則偏向於從警察倫理和職[專] 業道德行為觀點來剖析之。 本文採用了組織行為科學途徑,就美國Sherman和Johnston等兩位學者的論點,以及國內警 察實務界的看法,來歸納出影響警察風紀之九大因素,它們分別是(1)個人論(Personalistic Approach) :個人生理心理因素和警察素質水準因素;(2)制度論(Institutional Approach) :警察文 化因素、單位內團體行為因素、警察人事保薦制度因素和警察倫理因素;(3)系統論(Systemic Approach) :工作環境誘因因素、(黨政)特權與關說因素和社會風氣因素等等。經由問卷調查實證 研究結果顯示,屬於系統論之工作(執法)環境和社會風氣對風紀影響最大,其次是屬於制度論之 單位團體行為,最後是屬於個人論的個人生心理因素,此一結果支持了Johnston論點,即影響警 察(貪瀆腐敗)風紀的優先順序分別是:系統影響最大,其次是制度,最後才是個人。 關鍵詞 :警察風紀、組織行為、警察文化、警察倫理、警察專業化、組織氣候。 一、研究背景 (Environmentalism)(Lorsch Lawrence, 權 宜 論 (Contingency Theory) 學 者 1970)觀點言,「組織會面臨到各種不同類型 Sherman(1966)認為 :「世界上不可能有一種 的社會環境,彼此間產生交互作用。這些不同 理想的組織設計,能適合所有的時代,所有的 種類的環境則反映出諸多不同程度的複雜性 情境,所有的目標,和所有的價值觀念……。 (Complexity)和不確定性(Uncertainty) ,並且 這些力量會隨著時空變化而不斷地在變遷 會衝擊到整體組織〔結構、行為〕與運作。」 著。故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定期地把本單位的組 因此,警察組織行為也會受到外在社會環境 織行為(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加以重 〔風氣〕和內在組織行為的改變而變化[1] 。 新評估。」影響這些力量除了組織目標和目的 一般而言,維持全體警察人員而所實施 之外,組織成員的 「心理因素、價值觀念和工 的紀律準則與規範,其本質上乃屬於一種通用 作態度」亦是重要因素。這意味著組織行為也 性 主 義 ( Universalism ) 與 同 質 性 會隨時空變化而改變,且組織的重新評估應從 (Homogeneity)型態。它主要以概括性環境輪 「了解」組織行為著手之。又從環境主義論 廓(Context Profile)來付諸實行於各種層級警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