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课件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琵琶行教学课件3.ppt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2.6 琵琶行 课件2(人教版必修3) * * 琵琶行 白居易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人能诵琵琶篇 唐宣宗吊白居易诗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味诗歌 2、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3、 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同是天涯沦落人主旨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guī)(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卒年75岁。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期中最得意,价值最高的也是讽谕诗。 它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①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②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贬江州司马及以后)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写作背景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解题 配乐朗诵 商贾 gǔ    悯mǐn   荻花dí 憔悴qiáo cuì   徙xǐ 浔阳xún    谪she   霓ní 虾蟆há má   绡xiāo 篦bì     阑lán     钿头diàn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1.诗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2.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1段 “问舟中夜弹琵琶……铮铮然有京都声。” “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4段 “本长安倡女……转徙于江湖间。” “使命酒,使快弹数曲。” 3段 2段 5段 读诗前小序思考下列问题: 琵琶女是怎样出场的 场景描写 人物形象 诗 人 忽闻琵琶声 寻问 主人忘归客不发 移船 邀见 添酒 回灯 千呼万唤 欣喜难耐 急欲相见 邀见 琵琶女 声停 语迟 抱琵琶 半遮面 难言之痛 矛盾含羞 评:未见其人,先闻其曲,先现其神,形神兼备。 第一曲 场景 表现手法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举杯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萧瑟 凄凉 写琵琶声的作用是什么? 1、引出琵琶女,开启下文; 2、激发诗人好奇感,为下文诗人的“邀见” 做铺垫,写出了主客由“悲”而“喜”的心情。 悲凉、伤感 特色 侧面描写 以景托声 以人衬声 景物特点 第二曲 过程 场景 特点 表现方法 《霓裳》《六幺》 序曲 转、拨、掩抑、思、诉 开始 过渡 发展 高潮 结束 尾声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以议评声 大弦—嘈嘈—急雨 浊杂粗重 小弦—切切—私语 轻细凄切 错杂弹、落玉盘 清脆圆润 以喻摹声 间关—滑 幽咽—难 婉转 不畅 冷涩—凝绝 不通—暂歇 别有幽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