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895—2011 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 内置式技术规程.docVIP

DB21∕T 1895—2011 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 内置式技术规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21∕T 1895—2011 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 内置式技术规程

ICS65.040.30 B 05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 21/ T1985—2011 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 内置式技术规程 2011 - 07 - 27发布 2011 - 08 - 27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编制。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海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朝阳县柳城镇农业站、沈阳市东陵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锦州市太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铁岭市蔬菜管理站、灯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清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盘锦市盘山县古城子农业技术推广站、朝阳县六家子镇农业站、朝阳市双塔区农业中心、北票市小塔子乡农业站和辽宁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起草人:赵义平、张红艳、白春艳、尤凤芝、于忠仕、杨光、胡志刚、刘贺然、马兆义、王铁铭、姜文学、梁春丽、燕鸿、张静伟、魏 全、韩会雄、李国东。 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 内置式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术语与定义、挖槽沟的宽度与深度、秸秆施用、菌种、做畦、防虫、浇水启动、定植方法、防病与追肥、地温过高预防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温室和大棚园艺作物生产。 术语与定义 秸秆生物反应堆 指在温室大和大棚设施农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秆过程中释放出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的生态农业新技术。一般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 内置式 将秸秆和菌种埋入土壤耕层下边,从土壤耕层下向作物提供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的应用方式。一般分为行下内置式和行间内置式。 行下内置式 在定植或播种前将秸秆和菌种埋入栽培畦下的土壤耕层中的应用方式。 行间内置式 将秸秆和菌种埋入两个栽培畦或垄中间土壤耕层中的应用方式。 技术要求 挖槽沟的宽度与深度 行下内置式 作物定植或播种前,在温室按整个畦宽度的35%~45%,即20cm~50cm宽挖沟槽,槽沟宽度要小于畦上的定植行距10cm左右。温室挖沟槽深20cm~30cm,在大棚中槽沟深15cm~20cm。每条沟槽中间的间距等于畦距。温室冬茬生产在8月下旬~9月上中旬开始挖沟做秸秆反应堆(先定植)。 行间内置式 在两个栽培畦,或两垄之间,向地下边挖沟槽,离开主茎30cm远,沟宽40cm以下,深度10cm~20cm的槽沟。果树作物把树冠下距树干40cm,挖宽40cm,深度按露出须根为止。葡萄萌芽前施工。 秸秆施用 秸秆种类 主要采用玉米秸秆,也可选用稻草、稻壳、酒糟、圪囊、杂草、豆秸、玉米芯、废弃食用菌菌棒和木屑(锯沫、刨花)等。 秸秆用量 温室用量2100 kg/667m2~3500kg/667 m2。大棚用量1100 kg/667 m2~1800kg/667 m2。 秸秆铺施方法 玉米秸拆开捆(不用整捆)铺满入槽沟,每畦30 kg~50kg,即每个槽沟内铺用6捆~10捆玉米秸。铺实、踩实。秸秆铺施厚度与沟深基本相同,畦沟两头的秸秆露出10cm~15cm。 秸秆上施农家肥 农家肥4000 kg/667 m2~5000kg/667 m2,每畦50kg~60kg。化肥混到农家肥中,或在做畦复土中间层撒施。当土壤已经施完农家肥时,向秸秆上每667 m2施1000kg左右,即每畦12.5kg左右。 菌种 菌种的选择 采用含有秸秆发酵的多种菌系的经过试验试用成功的液体或固体的经审批的菌种产品。依不同菌种与秸秆的比例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液体菌种施用 液体的菌种,按说明兑水稀释(100倍液)喷在秸秆和农家肥上。 固体菌种 固体菌种,用量6 kg/667 m2~8kg/667 m2,即每畦用75g~100g。使用当天按1kg菌种掺10kg~15kg麦麸、拌均匀后加等量水再拌和。避光堆积发酵5h以后,24h之内,将菌种均匀撒在秸秆和农家肥上。 做畦 复土做畦 先撒填少量土壤后,用锹拍打。随后回填土壤,不断用铁锹拍打秸秆和床面,让土壤和肥进入秸秆空隙当中。覆土厚度18cm~20cm,使畦高25cm~30cm。畦面适当拍打。畦面进一步调平。 铺滴灌带 采用软管滴灌,在畦定植行附近铺双根软管带。不能采用软管滴灌的,在畦中间修一条沟,小拱膜下灌水。 覆盖地膜 低温季节覆盖白色透明膜地膜。采用整畦覆盖,边沿覆盖压严。禁用畦垄上对缝条型覆盖和漂浮膜覆盖。 秸秆反应堆的启动 启动条件 启动温度大于10℃,小于38℃。当地温需要提升时,向槽中秸秆浇大水、水面高度达畦高的三分之二,使上层所覆盖的土壤被水洇湿。。 冬茬启动 10月底向槽沟中再灌大水启动。 春茬启动 温室和大棚早春茬,在作秸秆反应堆时,撒完菌种覆土前就浇水启动。 秋茬反应堆 棚室冬茬、春茬作过秸秆反应堆的当年秋茬不再作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