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
恩格斯恩格斯——论住宅问题论住宅问题
恩格斯恩格斯 论住宅问题论住宅问题
1887 年第二版序言
本书是我 1872 年为莱比锡《人民国家报》127 撰写的三篇文章的再版。恰
好在那时,几十亿的法国法郎涌入了德国 128;国债偿清了,要塞和兵营建筑起
来了,储存的武器和军事装备更新了。可供支配的资本和流通中的货币量都突然
大大增加,而这一切都恰好发生在德国不仅作为一个“统一的帝国” ,并且还作为
一个工业大国登上世界舞台的时候。这几十亿法郎有力地推动了年轻的大工业;
首先是这几十亿法郎在战后引起了一个短暂的富于幻想的繁荣时期,随后又在
1873 年至 1874 年引起了一次大崩溃,这次崩溃证明德国是一个有能力参与世
界市场的工业国家。
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像这样从工场手工业和小生产向大工业过渡,并且这个
过渡还由于情况极其顺利而加速的时期,多半也就是“住房短缺” 的时期。一方面,
大批农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发展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里来;另一方面,这些老城
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应的交通;街道在加宽,新的街
道在开辟,铁路穿过市内。正当工人成群涌入城市的时候,工人住房却在大批拆
除。于是就突然出现了工人以及以工人为主顾的小商人和小手工业者的住房短
缺。在开初就作为工业中心而兴起的城市中,这种住房短缺几乎不存在。例如曼
彻斯特、利兹、布拉德福德、巴门—埃尔伯费尔德就是这样。相反,在伦敦、巴
黎、柏林和维也纳这些地方,住房短缺曾经具有急性发作的形式,且现在多半还
像慢性病似地继续存在着。
正是标志着德国发生工业革命的这种急性发作的住房短缺,使当时的报刊
上登满了讨论“住宅问题” 的文章,各种社会庸医乘机而出。在《人民国家报》上
也出现了一系列这样的文章。一位匿名作者,后来自称是符腾堡的医学博士阿·米
尔柏格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在这个问题上让德国工人领悟到蒲鲁东
的社会万应灵丹的奇效。129 当我向编辑部表示我对于刊载这些奇文感到惊异的
时候,编辑部就请我对这些文章作一个答复,而我也就照办了(见第一篇《蒲鲁
东怎样解决住宅问题》)。在这一组文章以后不久,我又发表了第二篇,这里我以
埃米尔·萨克斯博士所著的一本书①为依据分析了这个问题上的资产阶级慈善家
观点(第二篇《资产阶级怎样解决住宅问题》)。米尔柏格博士先生过了很久以后
对我的文章赐予了答复 130,迫使我不得不进行答辩(第三篇《再论蒲鲁东和住
宅问题》)。这场论战以及我对这个问题的专门研究便到此结束。这就是出过单行
本的这三篇文章的产生经过。现在需要出新版,这无疑要再一次归功于德意志帝
国政府的盛情关怀,它的禁令像往常一样使销路大增,我在这里谨向它表示最衷
心的谢意。为了出新版,我校订了原著,作了个别的增补和注释,并在第一篇中
改正了一个小小的经济学错误①,因为我的论敌米尔柏格博士可惜没有发觉它。
在这次审阅时,我深深感到国际工人运动在最近 14 年来已经有了多么巨大的进
步。那时的事实还是:“20 年以来,除了蒲鲁东的著作以外,罗曼语族的工人就
没有过任何别的精神食粮”②,至多再加上“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对蒲鲁东主
义所进行的进一步的片面化,在巴枯宁的眼中,蒲鲁东是“我们共同的导
师”——notre nous tous 。虽然当时蒲鲁东主义者在法国只是工人中间的一个小小
的宗派,但是只有他们才具有明确规定的纲领,才能够在公社时期担任经济方面
的领导。在比利时,蒲鲁东主义曾在瓦隆工人中间占有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而
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两国工人运动中,所有的人,除了极少数例外,只要不是无政
府主义者,就都是坚定的蒲鲁东主义者。现在呢?在法国,工人已经完全抛弃了
蒲鲁东;他只是在激进资产者和小资产者中间还有一些信徒,这些人作为蒲鲁东
主义者,也自称为“社会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