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选举方面,是出于对当时社会的强烈关怀而展开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如王道编写的《中国选举史略》(1917 年)和刘东严编著的《中国选举史要》(1930 年)。这两
部著作都是以介绍选举为主。1930 年在北平出版的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1931 年
上海太平洋书店出版,1947 年商务印书馆再版,并改名为《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该书叙事起
于鸦片战争,止于1928 年北伐。书中有30 多页的篇幅论述1905—1911 年间的立宪运动,称咨
议局是各省立宪派法定的集合机关,在辛亥革命中投机革命。同时期研究政治、政党、法制等
著作中也有涉及议会制度的论述。①
这一时期海外对此问题的研究当首推卡梅隆(Meri-beth E.Cameron )的《中国改革运动:
1898-1912》,1931 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The Reform Movement in China, 1898-1912. Standford,
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1 )这是一部很有影响的英文专著,多次重印,一直为
研究这段中国历史的中外学者广泛引用。《剑桥中国史——晚清篇》,将其列为重要参考书目。
该书共十章,其中“宪政改革”一章对清末立宪运动有全面的探讨,重点论述了官制改革、资
政院和咨议局的建立与活动,并主要从载沣与裕隆太后、袁世凯的矛盾分析了预备立宪失败的
主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大陆的学者受到当时当地的政治形势的影响和制
约,对清末民初的议会历史的研究,成果数量少而且评价有失偏颇。吴玉章1956 年在光明日报
发表文章,认为各地咨议局“在革命以前一方面削弱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因为要求政治改
革,揭露了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反而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在革命以后,它虽然竭力地表
示是共和制度的拥护者,但是因为它和旧势力在一起形成了对抗革命派的联盟,在实际上阻碍
②
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这就为此后一个时期内的研究定下了基调。
同时期,胡绳武和金冲及合著的《论清末的立宪运动》,对清末立宪运动的评价很低,认为
咨议局的选举是在清廷操纵下完成的,其观点基本上与吴玉章一致。即肯定“吴玉章同志在1956
年7 月为政协全国委员学习委员会主办的中国近代史讲座上所作的《辛亥革命》的报告中,对
1909 年资政院和咨议局的成立的作用,作了十分正确的评价。”③
相较于大陆学者宏观粗线条研究,这一时期的台湾学者则力求在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咨议
局和民初议会进行较为具体深入而理智的考察。主要代表著作有:张朋园的《立宪派与辛亥革
④
命》 ,这是清末咨议局、清末地方议会研究的基本参考书;李守孔的《清末之咨议局》、《各省
① 如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商务印书馆1936 年版;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 1946 年版;
② 吴玉章:《辛亥革命》,见《光明日报》,1956 年9 月29 日。
③ 胡绳武、金冲及:《论清末的立宪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年,第34 页。
④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年。其他相关著作有《清季咨议局议员的选举及其出
身之分析》,载《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十六编·清季立宪与改革》,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版。
咨议局联合会与辛亥革命》等论著,对咨议局选举、议员身份、议员的参与精神和态度、参与
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在研究咨议局骨干力量立宪派方面有:张玉
①
法的《清季的立宪团体》 ,该书通过庞大的资料收集,对晚清君主立宪团体基础性研究。清季
推动宪政,以立宪团体为主要机关。当时热心推动立宪的领袖人物,无不以组织团体为进行之
方。该书资料翔实,论断公允,是研究清末立宪的必读经典;另外在地方咨议局研究方面:苏
②
云峰的《湖北咨议局与省议会》 ,该文论述了湖北省各阶段的议员选举、议员背景、议会中的
派系冲突与妥协、议案审议活动等。
从1973 年开始,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由张朋园、李国祁共同主持了中国现代化区
域研究,其研究区域是:山东、江苏、湖北、湖南、闽浙台、东三省、直隶、四川、上海、广
③
东,其研究时限是 1860 年至 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西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分析研究.pdf
- 广西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的分析研究.pdf
- 桂北山区传统乡村聚落整体性保护策略的分析研究.pdf
- 河南省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的分析研究.pdf
- 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及农业产出的影响分析.pdf
- 湖南省常德市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分析研究.pdf
- 湖南省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实证的分析研究.pdf
- 湖南省建设体育强省战略的分析研究.pdf
- 湖南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服务营销策略的分析研究.pdf
- 华商汇通公司融资性担保风险管理体系构建--_--针对ISO31000%3a2009标准视角.pdf
- 活动的媒体装置现场--_--关于动力装置及影像结合的可能性.pdf
-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实证的分析研究--_--以西部C市检察院的实践为例.pdf
- 集资诈骗罪的再的分析研究.pdf
- 技术标准化及专利实施许可协调机制的分析研究--_--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化为例.pdf
- 济宁泽海花园别墅项目营销的分析研究.pdf
- 绩效管理在湖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管理应用中的思考及分析.pdf
- 江苏省中学定向运动队现状调查及分析.pdf
- 江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的分析研究.pdf
- 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析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