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考古学导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考古学导论

科技考古;主要参考书;绪论主要内容;第一节 为什么要学习科技考古?;一、考古学与自然科学密不可分;二、科技考古学深化考古学研究;三、激发民族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 ;四、秉承历史 为现代化和未来服务 ;五、个人发展的需要;第二节 科技考古的基本含义;一、科技考古学的命名问题;Archaeometry;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其他称呼;国内的命名;二、关于科技考古学的两种观点;科技考古不是一个学科;科技考古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 科技考古学是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的一门交叉学科;3.科技考古学既包括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又指现代科学技术用于考古学研究中;教材的定义;三、科技考古学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四、科技考古学研究对象;五、科技考古学研究目标;第三节 科技考古学发展简史;根据科技考古学目前的发展现状,其发展可基本分为两个时期: 萌芽期(18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之前) 形成与发展期 (20世纪50年代至今);16、17世纪人们热衷收藏及研究古代遗物,古物学面世。 意大利人“艺术爱好者”。 英国人“田野爱好者” ;18世纪末科技用于考古研究的开端;19世纪初——“三期说”建立;19世纪中期“地层学”创立;1863年意大利人吉塞普.费奥雷利也运用层位学方法发掘了庞培古城;1871年~1890年间,德国人亨利希·谢里曼 ,在地层学的指导下4次发掘了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古城,证明了《荷马史诗》的真实性。他还在希腊克里特岛掘了迈锡尼和梯林斯遗址,发现了宏丽的古代宫殿和大量珍宝再现迈锡尼文明。;19世纪末,英国皮特·里弗斯将军,强调地层观察的重要性,首次指出同一考古学文化层内的遗物是共存的,由此可以判断遗物的相对年代。由于他在田野工作中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对出土物精心处理,使许多遗存得以妥善地保存下来。被誉为“英国考古学之父” ,获得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荣誉。 ;20世纪初类型学诞生;19世纪的科技考古;金属分析;石制品分析;陶器分析;20世纪初期至50年代;二、形成与发展期 ;第一阶段.形成和初步发展期 (20世纪50-80年代);考古学革命——C14测年;60年代新考古学兴起;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和演绎推理的作用,推崇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努力将诸如电子定位、浮选、理化分析、数学统计、高精度测年等新技术和新手段应用与考古研究,使蕴含在考古遗存中的各类“潜信息”得到充分揭示,将考古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 新考古学派由于过分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和演绎推理的作用,过分依赖其他学科新的手段方法,而没有对考古材料本身进行充分的研究,最终没有达到原设目的。但是,新考古学派对考古学,尤其是科技考古学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 ;第二阶段.科技考古学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至今);1.出现世界化的格局;2.参加的工作人员多学科化;3.科技考古研究贯穿了考古学研究的始终;4.国际性会议的频繁召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近代考古学西学东渐;1902—1907,关野贞调查了山东的画像石和华北的石窟。 1906—1910,时任陕西大学堂(今西北大学前身)教员的日本学者足利喜六调查了西安附近的秦汉隋唐城址和帝陵,并发表调查报告,留下了许多珍贵照片。 1900—1904,匈牙利人斯坦因(M.A.Stein)和法国人伯希和(P.Pelliot)多次进入新疆、甘肃等地进行调查和盗掘,不仅发现许多古城,采集了许多文物,而且从敦煌盗走大量文物。; 陈寅恪“敦煌者,我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瑞典人安特生(J.G.Andersson);安特生甘青之旅(1923-1924);法国桑志华(Emile Licent)神父;中国学者最早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1928~1949年 中国考古学诞生和初步发展;唤八娱螟刊獭脖淖醚哆梨鸣咬烃憋窿拜刃痛矗筷玄优赣妄离侨朴效穷残栽科学考古学导论科学考古学导论;北京猿人的发现;贾兰坡;新中国考古学发展;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 1950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设古人类研究室,从事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 1952年,在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积极支持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正式设立。 1956年,西北大学设立考古专业。 70年代以后,吉林大学等十余所也设立或恢复考古学专业。;考古学走向成熟;;中国的科技考古的发展历程;1955年,夏鼐先生就在 《考古通讯》 上介绍碳14 测年技术,并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引进仇士华和蔡莲珍两位先生到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在考古研究所筹建我国第一个碳十四断代实验室。1965年,测定出第一批标本的年代数据。到1972年 《考古》复刊后的第 1期,公布了第一批测定年代数据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