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二)新人教版必修3
《寡人之于国也》
【使用说明】
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课 题 《寡人之于国也》(必修三第三单元)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重难点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预习案】(或基础回顾等)
一、基础知识(字词、成语及句式、句子意思理解(至少两句),形式为习题或者让学生自己归纳其中的字词、成语及句式,教师就布置句子意思理解为作业)
二、阅读引导(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注重整体的感知和文本重点内容的初步理解,形式注重文章的表现方式或表达技巧;形式为任务驱动(即以问题为任务,让学生完成以达到对文本阅读的引导))
问题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探究二:探究二:2.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探究三:读孟子其他方面的学说,结合生活实际谈理解感受
【训练案】(或等拓展)
一、综合训练(知识迁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②往焉,雉兔者③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④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⑤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注:①囿(yòu):天子诸侯养禽兽的地方。②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③雉兔者:这里指猎人。④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⑤阱:陷阱。
.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之囿方四十里
方:方圆。
B.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C.于传有之
之:音节助词,无义。
D.不亦宜乎
宜:合适,适宜。
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孟子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翻译句子。
若是其大乎?
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 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会的不平等。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读孟子其他方面的学说,结合生活实际谈理解感受.爱人者人恒(经常)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1 字母表示数 帮你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4 整式的加减 整式加减的应用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 数轴 千禧年岁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 数轴 谈谈数轴的学习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4 有理数的加法中考链接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 数轴教材内容解析与重难点突破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5 有理数的减法中考链接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8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技巧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7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乘除法课标解读素材 (新版)北师大版.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1课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 东思想学业分层测评 北师大版必修3.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拿来主义》导学案(一)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兰亭集序》导学案(二)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0课《过秦论》导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赤壁赋》导学案(二)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赤壁赋》导学案(三)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9课《赤壁赋》导学案(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第11课《包身工》导学案(一)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第11课《包身工》导学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拿来主义》导学案(二)新人教版必修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