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师附中三第八次模考题历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师大附中2014级第八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2017.4.27
命题:高三文综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为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第I卷 选择题(140分)
24.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
C.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
25.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6.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C.“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27.乾隆皇帝在谈到自己南巡允许商人大兴土木时说:“此在苏扬盐布商人等,出其余赀,偶一点缀,本地工匠贫民,得资力作,以沾微润,所谓分有余以补不足,其事尚属可行。”这表明他
A.强调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警惕奢华之风会危及统治秩序
C.宣扬奢侈享受的社会主张 D.认同奢侈促进市场发展的观点
28.齐如山(1875—1962)幼入同文馆,在回忆录中写道:初进馆,人不多,便每一个学生每月给三两银子的膏火,学一二年后,洋文有成绩者,则增至六两,再过一期增为八两,后增为十二两。彼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这从侧面反映了
A.新式学堂招生难 B.齐如山对同文馆的怀旧心情
C.官办学校待遇好 D.为培养政治精英不惜花重金
29.19世纪末,先进知识分子从西方获得的新知识中得知:自愿联合的团体对于西方诸国的文明进步曾作出过重大贡献,因而奋起效法,组织各种学会。这些学会2/3是士大夫阶层建立的,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拥有近万名会员。据此可知,当时
A.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共识 B.地方权贵势力潜滋暗长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0.延安地区延川县第三乡321户(部分)阶级成分表:
阶级 土地革命前(1935年1月) 土地革命后(1939年12月) 数目 百分比 数目 百分比 贫民 204 63.7 136 42.6 中农 50 15.6 123 38.2 富农 16 4.9 22 7.0 地主 12 3.8 0 0 据此可知当时
A.中国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B.边区政府注重革命根据地建设
C.地主阶级在中国已经被消灭 D.国民政府的土地政策成效显著
31.20世纪50年代,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推广良种、密植等,麻城县就出现了个别的“状元田”、“丰产田”。人们对此异常惊喜,相信经济建设可以创造奇迹。这说明
A.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B.农业体制变化催生了大跃进
C.经济建设出现重大失误 D.科学实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2.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A.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