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音乐在清朝宫廷音乐中的发展与繁荣.pdfVIP

洞箫音乐在清朝宫廷音乐中的发展与繁荣.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高云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郁茜茜 摘要富有民族特色、古老的洞箫音乐,在清朝宫廷朝会乐、祭祀乐、宴会乐中广泛应用、频繁使用,在祭祀乐中,演奏的乐器 包括洞箫等数十种,演奏人员上百人,对促进清朝宫廷音乐的发展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 关键词洞箫音乐 清朝宫廷音乐 发展繁荣 中图分类号G275.1文献标识码A 洞箫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之一,而洞箫音乐 绘制的。此外,清末民初刘文祥等人所撰写的《萧谱大全》对萧的取 构成了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洞箫音乐在我国古代传统音 材、形制、发音等均做出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清朝时期,洞箫已经在 乐的发展过程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清朝统治者十分注重洞箫 全国各地广为流行,其流行于多个民族地区,不同地区的洞箫乐器形 音乐,洞箫音乐成为清朝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场合广 制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看,洞箫有2-6个音孔,吹口的形制除了文献 泛使用,促进了宫廷音乐的繁荣兴盛,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清朝社会 上记载的平型、U型、v型之外,还有凹型吹口,而洞箫管长度为 音乐生活面貌,成为清朝宫廷音乐历史的重要见证,并且还和世界 11~72厘米不等,有大有小,部分洞箫乐器并没有背孑L。清朝时期,在 各国尤其是亚洲各国的音乐之间交织融合,成为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明朝基础上继续兴起了城乡世俗化的说唱歌舞艺术,民间相声戏曲、 活动的重要载体。 各种声腔等在社会上广为传播,从而极大地带动了民族乐器艺术的 一、洞箫的源流发展概要 发展繁荣。清朝时期,各类传统民族乐器在前朝的基础上实现了不断 河南省舞阳湖以及浙江省著名的河姆渡地区出土了大量的骨 地改进完善,形成了西安鼓乐、浙东锣鼓、河北吹歌、苏南吹打等风格 萧、骨笛,在这些古乐器中,部分音孔旁边还刻划了等分标记,且音 特征和乐队编制较为稳定的乐种。西安鼓乐、山东鼓吹、辽南鼓吹等 孑L、吹孔同时具备,这些乐器现今还能演奏出、吹出音调,可以发出 乐种.其具有十分粗狂宏伟的风格特点、宏大广阔的气度,受到广大 六声音阶。骨萧、骨笛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其属于目前为止人类 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全国各地广为流行。但是,到了清朝后期,由于长 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洞箫乐器。浙江省河姆渡地区出土的骨 期以来未对这些乐种改进完善,导致音乐的形式过于死板和僵化,唱 笛和河南省出土的骨笛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世人所瞩目。据报道,河 词也过于典雅、缺乏通俗陛,虽然满足了封建贵族士大夫的审美趣 姆渡地区出土的骨笛有四五十根,其形制大多数和手指头一样粗细 味,却和广大基层民众、市民阶层越来越脱离,导致其逐步凋零衰弱, 长短.有两i个音孔,和当前所流行的口笛有较大类似之处。河姆渡 被后来的各类地方戏曲取而代之。 H1土的骨笛中.有一个非常特殊宝贵的笛,有中指一般粗,长10厘 从演奏形式方面来看,洞箫的演奏主要分为独奏、琴箫合奏或 米左右,有1个横吹的吹孔、6个音孔,和今天的孔笛较为类似。骨 者琵琶萧合奏、民族乐器合奏三种。在清朝时期,洞箫独奏的乐曲比 笛这种古代乐器的大量出土,为我们研究探讨洞箫音乐提供了十分 较少,和当前以}同箫独奏乐器定位不同,清朝洞箫的演奏并未形成较 翔实的宝贵资料。 为固定的形式与特点。但是,清朝时期参与的民间乐器合奏形式有十 汉朝时期的羌笛当时称之为遂,是洞箫的前身,在相关典籍之 多种,但这些民间乐器合奏在乐队当中的地位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 中,东汉时期的竖吹笛的图像已经十分丰富多样,表明当时的竖笛 要,甚至在实际的演奏当中成为可有可无的元素,在部分演奏中被笛 已经较为流行。三国两晋时和南北朝时期,苟勖成为最为著名的人 子、唢呐等其他的吹管乐器代替。正因如此,洞箫类乐器目前所遗存 物,其于274年通过计算而探求出笛子的制作方法,称之为“十二下来的数量和种类已经比较少。《晋书》中就有洞箫独奏音乐的历史 笛”,也就是目前的箫,1981年在四川I省蜀汉5号崖墓中出土的陶记载,但是洞箫独奏的形式并没有较好地传承下来,所以能够提供研 塑《吹箫俑》中的俑手持的乐器可能就是洞箫m。到隋唐时期,我国 究的资料较少。从乐谱上看,即使其属于洞箫独奏乐曲,其实际上是 洞箫乐器已经逐步趋向于定型,洞箫乐器的演奏步人了大规模的乐 从很多的琴箫合奏曲当中独立出来的,同时也有部分是从民间器乐 队当中,晚唐时期《莫高窟第8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