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班活动区游戏的观察和指导.
小班“美工区”游戏的观察和指导
——“糖果屋”案例剖析
一、教师作为观察者,善于捕捉“切入点”
孩子的行为:一次活动区游戏的观察过程中,我听到了“娃娃家”的“妈妈”和“超市老板”的对话:
妈妈:“老板,你们超市有糖果吗?我想买糖果。”
老板:“没有,你买别的吧。”
妈妈:“我家的娃娃就喜欢吃糖果,糖果很甜,很好吃的,下次你去进货吧。”老板显得很无奈。
分析:这时正好被我听到了他们俩的对话,而且也看到了老板显得很无奈的样子。我想,我作为一个观察者,看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和需求,我应该及时捕捉这样的一个切入点,并给予孩子帮助和支持。于是我考虑到孩子们关于“糖果”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而且也比较感兴趣。就想能不能在“美工区”新增设“糖果屋”的游戏内容呢?通过这个游戏,让孩子在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糖果基础上,提高各种美工技能,并体验买卖游戏的乐趣。
二、教师作为引导者,善于抛出“问题球”
当我发现了这个切入点,我作为一个引导者,向孩子抛出了一些有关“糖果屋”的问题。
分享交流实录:
师:“娃娃家的妈妈,你到超市里想给娃娃买什么,超市里却没有这样的货呀?”
妈:“买糖果,可是超市里没有。”
师:“你们有好办法帮帮这个妈妈吗?”
幼:“可以买别的东西。”
师:“是个好办法,妈妈你愿意买其它东西吗?”
妈:“糖果是我们家娃娃最喜欢的。”(有点不开心)
幼:“那我们可以自己包,再放到小超市去卖。”
师:“这个办法你们觉得怎么样?同意吗?”
幼:“同意的,可是我们没有包的东西。”
师:“对啊,我们什么材料也没有,怎么办呢?”
幼:“我家有很多的糖纸头,可以拿过来。”
幼:“我去喝喜酒了,我家也有很多,我明天也带来。”
师:“好的,那等你们把材料都带来了,我们开个糖果屋怎么样?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糖果,好吗?”
孩子们欣然同意了。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孩子们带来的糖纸头和喜糖盒子越来越多。
三、教师作为设计者,及时创设相应的环境
而这时我们要做的除了对孩子带来的材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外,还要对“糖果屋”的环境进行精心的布置,以给孩子美的感受和操作的欲望。
四、教师作为决策者,善于诊断孩子的“缺失”
那么增设了这样的一个游戏内容以后,究竟要投放些什么材料呢?如何使用这些材料才能达成有效地教育教学目标呢?这时,教师作为“决策者”,在善于诊断孩子的“缺失”的基础上,要有目的地进行启发和引导、支持和帮助。
首先,调动孩子关于糖果的已有经验
于是我和孩子们又展开了讨论:
师:“你吃过什么糖?你吃过的糖是怎么样的?”
幼:“我吃过棒棒糖,上面是圆圆的,下面有跟竿子。”
幼:“我吃过水果口味的糖,好象是方方的。”
幼:“我吃过巧克力夹心糖,是包在纸头里的。”
幼:“我还吃过糖葫芦,一个个串起来的,很甜的。”
通过分享交流,我了解了孩子的已有经验,看来这些糖果都是孩子熟悉的。
其次,根据已有经验提供操作材料,融入美工技能。
材料一:橡皮泥,垫板,吸管。
材料价值分析:橡皮泥是最原始的材料,提供的辅助材料越少,越能发散孩子的思维,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操作制作出各种吃过的糖果,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们用橡皮泥进行塑造的能力。
预想孩子的行为:搓圆,逐个插到吸管上,做糖葫芦;捏出、搓出各种形状的糖。
孩子的行为:孩子们能制作出各种形状的糖果,有的用绿色的橡皮泥做得就说是“苹果味”的,红色的就说是草莓味的;我提供的吸管太软了,橡皮泥插上去吸管就歪了。
观察思考:孩子们制作的糖果很逼真,也很有幻想色彩,橡皮泥制作的糖果很难和超市互动起来,怎样保存就成了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材料调整:我及时提供有分隔的小盒子,一方面可以分类摆放,另一方面防止橡皮泥都放在一起,粘到一起,这样就能很好的放在超市里进行买卖游戏了。吸管及时用一次性筷子代替,并提供薯片的空盒子,在上面扎几个洞,将孩子制作的“糖葫芦”进行直观的呈现。
材料二:糖纸头,撕成小张的报纸,装糖果的空盒子。
材料价值分析:蕴涵多种美工技能,包括团、拧,孩子的小肌肉可以得到锻炼。
预想孩子的行为:孩子们会根据老师提供的小张报纸将它团小,然后放在糖纸头的中间,两头拧紧,装到空盒子里和“超市”进行买卖活动。
观察思考1:孩子们的确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暗示材料进行操作,但孩子间能力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有的不能将纸团团紧,有的在包糖的过程中拧得不紧,都松开来了,这样包的方法小肌肉根本没有得到锻炼,操作也是没有价值的。
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游戏结束后进行了分享交流:
师:“今天的糖果屋里人真多,我们来看看他们包的糖果,你觉得包得怎么样?”于是我呈现了刚才孩子们包的松散的糖果。
幼:“不好。”
师:“哪里不好?要是你是娃娃家的人,你会来买吗?”
幼:“不会,这些糖是不是要坏掉拉,好象糖都要掉出来了,吃了肯定会生病的。”
幼:“是快过期了吧,刚做好的糖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网络安全问题研究性课题报告.doc
- 网站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及相关制度.docx
- 网站类安全测试流程规范.doc
- 望远镜和显微镜放大率的测定.doc
- 危害因素辨识方法介绍.doc
- 网闸与双主机的对比.doc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隐患排查表.doc
- 危重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与安全防范措施.doc
- 微分,积分,比例电路具体实例分析..docx
- 微格作文寻回世界-----浅谈对随班就读的智障学生..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