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和辽.pptVIP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代十国和辽

五代十国和辽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五代十国更替 二、辽的建立和辽的政治制度 三、南方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 四、统一趋势的出现 五、周世宗的改革和统一措施 一、五代十国更替 (907—960) (一)五代的嬗[shàn] 递 (二)十国割据概况 (三)五代十国的社会发展特点 (四)五代十国的政治经济形势 一、五代十国更替 (一)五代的嬗递 1.后梁 2.后唐 3.后晋 4.后汉 5.后周 五代基本情况一览表 五代相似点 建立方式相同:武将夺权 地域大致相同:黄河流域 定都:定都开封(后唐例外,洛阳) 时间:都很短暂 (二)十国割据概况 前蜀—后蜀、吴—南唐、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北汉 十国是与五代并存的割据政权 1.禁 军 统 帅 跃 登 帝 位 是时,庄宗失政,四方饥馑,军士匮乏,有卖儿贴妇者,道路怨咨。帝(明宗)在京师,颇为谣言所属,……诸军马步都虞候朱守殷奉密旨伺帝起居,守殷阴谓帝曰:“德业振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公可谓振主矣,宜自图之,无与祸会。” ——《旧五代史》卷三五《唐书 · 明宗纪第一》 五代之所以取天下者,皆以兵。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范香溪先生文集》卷四《五代论》 〔安〕重荣起于军伍,暴得富贵,复睹累朝自节镇遽升大位,每谓人曰: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旧五代史》卷九八《晋书 · 安重荣传》 欧阳修说:“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 ——(《欧阳文忠全集》卷五十九《本论》) 2.五代中的三个政权是汉化沙陀人建立,呈现出民族融合的趋势,民族观念较淡薄。 3.历史上传统的政治中心开始东移。 4.北方的契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政权不断南侵,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 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 《旧五代史》卷七五《晋书 · 高祖纪第一》:“愿以雁门已北及幽州之地为戎王寿,仍约岁输帛三十万” 。 授予夺之权于夷狄,……于是而生民之肝脑,五帝三王之衣冠礼乐,驱以入于狂流。契丹弱而女直乘之,女直弱而蒙古乘之,贻祸无穷,人胥为夷!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九 此十六州既为外族所踞,从此中国北方以东一带之天然国防线,全部失却,大河北岸几无屏障。中国遂不得不陷于天然的压逼形势下挣扎。 ——钱穆《国史大纲》 5.战争频繁,社会黑暗,民生疾苦,纲常倾覆,道德沦丧,风俗隳[huī]坏,士人无行 。 五代乱世,本无刑章,视人命如草芥,动以族诛为事。 基本的人伦关系全面倾覆 ;社会的道德调控几近崩溃;社会成员的道德底线失守;社会的道德评价几近失语 。 张全义媚事朱温,妻妾子女为其所乱,不以为愧。及唐灭梁,又贿赂唐庄宗、刘后、伶人、宦官等,以保禄位。然时称名臣元老,以其犹能以救时拯物为念也。冯道历事五朝八姓十一君,当时群尊为长者。死年七十三,谈者美之,谓与孔子同寿,亦以道能周旋有所存济也。其对耶律德光曰:“此时百姓,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论者谓道一言免中国人于夷灭。世运至此,何可更以节义廉耻责当时之人物!其他如郑韬光事十一君,寿七十。马胤孙号为“三不开”,一不开口议论,二不开印行事,三不开门延士大夫。民生其间,直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惨境。 冯道(882~954),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字可道,自号长乐老。汉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 扭曲的士人人格 《新五代史》卷五十四欧阳修案语: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 予于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士之被服儒者以学古自名,而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多矣,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岂非高节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世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孔子以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岂虚言也哉! 予尝得五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