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四世同堂_看传统文化的二重性.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_四世同堂_看传统文化的二重性

( ) 第13卷第3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l. 13 No. 3 2000 年 6 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 2000 从《四世同堂》看传统文化的二重性 王立新 (沙洲职业工学院  学报编辑部 ,张家港 215600)   摘  要 : 通过对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内容及结构进行分析 ,探讨了在日本 帝国主义侵华的特定历史背景下 ,作家老舍对传统文化所进行的理性审视 , 即 探寻“国民性”的本源 ———封建政治 ,挖掘民族精神和人格力量的源泉 ———久远    的文化传统 ,指出其创作主旨在于增强民族自强信念 ,振兴民族精神。 关键词 : 老舍 ; 四世同堂;传统文化 ( ) 中图分类号: I207. 6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 - 2646 2000 03 - 11 - 04   《四世同堂》堪称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品。书中借取 40 年代北平西城普普通通的小羊圈 胡同作为亡城的缩影 , 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线索,细致地刻画了北平人在日本侵略者的统 治下 ,如何挣扎在生与死的缝隙里以及他们缓慢而艰难的觉醒过程 ,分析了在国破家亡的严 重时刻 , 国民们的精神素质和种种心态。《四世同堂》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面镜子。 一、清醒的批判 古老的中国文化 , 曾经构筑起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造就了周铜汉瓦、唐诗晋字等光辉 灿烂的东方文明。过早成熟的文化 ,也给人们“带来贫血和衰弱”。千百年来 ,它造就了善 良、规矩、安分守己的“顺民”。这些顺民习惯于含愤忍让、屈己下人,相信善有善报 ,恶有恶 报 ,“哪怕是起了逆风,他们也要本着一成不变的处世哲学活下去”。当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映 红古老都城之时 ,北平人迷惘惶惑 ,苟且偷生。作家在民族灾难的特定背景下 ,对这种“国民 性”的惶惑与偷生进行了剖析。他愤慨与痛惜在战争灾难中所暴露出来的“国民性”的忍辱 与苟安 , 同时沉静地探寻着这种“国民性”的本源。 作品中的这种深刻反思 ,主要是通过对瑞宣的性格塑造来体现的。作品对“国民性”的 惶惑与偷生的批判 ,大多体现在瑞宣的自我批判上。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 ,瑞宣属于新旧 思想兼有的人物。他深受新思想的熏陶 ,又受过旧文化的濡染 ,但新思想所产生的精神力量 还不足以挣脱旧文化的羁绊。“他是文化人 ,但必须体贴过去的历史。”当日军的铁蹄践踏北 平时 ,他明知该赴国难 ,却最终被孝悌这根无形的绳索所缚。类同瑞宣 , 由于家庭之累, 曾经 颇有思想但终于丧失气节的陈野求也这样痛恨自己 :“岳武穆、文天祥,也都有家庭 ! ……我 简直是个妇人 ,不是男子汉 ! ……我们的文化或者只能产生我这样的因循苟且的家伙 ,而不 收稿日期 : ( ) 作者简介 :王立新 1964 - ,女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副主编。 —11 — 能产生壮怀激烈的好汉 ! 我自愧 , 同时也为我们的文化担忧 !”作家对“国民性”的惶惑与偷 生的批判 ,正触及到民族文化的弱点。 除瑞宣外 ,小说还描写了生活在小羊圈胡同里的各种人物 ,有抗日的勇士 ,有卖国求荣 的汉奸 ,但主要的 ,还是忍辱苟安的普通市民。屈死于日本人之手的洋车夫小崔 , 因为刚刚 拉上包月便不想去当兵抗敌 ;深恨日本人的刘师傅 , 因怕违抗会头的命令而吃亏 ,终于参加 了日本人的庆祝活动;看到敢于同日本人决一死战的祁天佑 ,感情上很高兴 ,而理智上却担 忧自己的生意 ……早熟的文化意识 ,长期的封闭式生活 ,使人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