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丝编织管结构设计
胶管制品结构设计二(钢丝编织胶管结构设计)
设计目的:
练习设计胶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胶管结构设计计算能力;
胶管施工表制定。
设计器材:
绘图相关器材,计算器,A4纸(自备)
设计内容:
已知:高压钢丝编织胶管用途:适于输送液压流体、液压油、燃油、润滑油、乳化液、乙二醇水溶液及水等等。工作温度:-40—+100℃,编织机锭子数可选取24,28,32等,每锭子上线的根数可选用4,5, 6,7等。编织角度为理想平衡角。
设计目的
设计器材
设计原则
设计结构及作用
骨架材料的要求
胶管部件尺寸的选择
?规??? 格
内径×层数 内径
? 工作压力 6×2 6 35 7×2 7 35 9×2 9 32 11×2 11 28 11×2 11 53 14×2 14 25 17×2 17 20 17×2 17 34 20×2 20 16 20×2 20 34 21×2 21 14 24×2 24 14 30×2 30 11 36×2 36 9 结构设计及验证
施工计算
工艺流程
结构简图
设计总结(1000字)
钢丝编织胶管
结
构
设
计
系别:化学工程系
班级:高分子1134班
指导:屈超
设计:第一组胡增
规格:φ36×2W/B×9-20
时间:2012年11月
设计目的
熟练掌握胶管设计的程序及方法
提高胶管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
学会胶管施工表的制定
设计器材
橡胶专业手册、计算器、绘图工具
设计原则
根据已知胶管的使用条件和工作环境以及大小规格进行设计
保证来源充足、成本低;所用设备合理、有较高生产效率的原则进行设计
设计流程
结构形式的确定→工作压力、安全系数和耐压强度的确定→骨架材料的选择→胶料及胶料厚度的确定
结构形式的确定:钢丝编织胶管
工作压力、安全系数和耐压强度的确定
理论爆破压力:PB=5P=45MPa
安全系数:≧4(经查资料得)
爆破压力公式: PB=KKBNniC2C4/D2C12C32=45.385 MPa
K=1.105; KB=800N/根(查资料) 施工名称 施工参数 简要特征 内径,mm 36 编织层数 2 外观 黑色 内胶层 胶料代号 NBR/CR(80/20) 厚度,mm 3 外径,mm 43(附加宽度1mm) 第一编织层 钢丝规格,mm 碳钢丝35号钢φ2 锭×根 24×4 编织行程,mm 111 编织外径,mm 46 中胶层 胶料代号 NBR/CR(80/20) 厚×宽,mm 0.3×276±2 第二编织层 钢丝规格,mm 碳钢丝35号钢φ2 锭×根 24×4 编织行程,mm 111 编织外径,mm 50 外胶层 胶料代号 NBR/CR(80/20) 厚度,mm 1.5 宽度,cm 31.4 包外胶后胶管外径,mm 51.3 其他要求 设计总结
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一转眼几周的设计课程就要告一段落了。回头问问我自己,胡增你在这一站学到了什么?呵呵,这可说来话长了哦!如果你愿意听的话我就一一的讲给你听,您听好了……呵呵!让我想想,嗯……
这个还得从我的专本套读说起,在一个下午上专本套读课的时候,我就根据我自身的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是我决定放弃专本套读。为什么呢?原因有三,第一我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而转本套读会消耗我大量的时间,则在课余时间我就不能用充足的时间去夯实专业知识;第二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转本套读的知识,到最后还有很大可能拿不到套读毕业证,而且花了大量的时间去上课却学不到我想学的知识;第三在化学工程系团总支学生会我努力争取了一份责任,争取这份责任在我服务同学们的同时,我的综合能力则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晋升,有这份责任在身我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它,综上我决定放弃转本套读,将我剩下的大学时光,进行三维一体化的强化自己。第一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核心知识;第二晋升综合素质能力;第三努力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呵呵,说到这里仿佛有点偏题了,好像在说我的大学规划了。那好我就切入正题……
专业知识,专业核心知识,我知道做到这两点很有难度,但是我要尽我最大力量向这两个目标驶去。这一次的胶管结构设计则就是我所说的专业知识,自从我规划了三维一体化,我就在努力加大我的专业兴趣。所以这一次的胶管设计任务一下来我就很积极的查阅资料,学习这一块内容。积极到什么程度呢?每天早上比以往早起40分钟,洗漱完就做设计,只要有空余时间我就停下来做设计。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份完整却不完美的设计方案。通过这一次的设计我有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的总结:软件方面:通过自行设计进一步让认识了自学能力;通过分组让我认识到一个团队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一分子的自身知识很重要,比如这一次的分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