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家眼中2012股市下半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赢家眼中2012股市下半场

赢家眼中2012股市下半场在央行5月份降准、6月份降息的货币宽松政策导向下,A股今年以来的颓势并没有得到扭转。一方面放松的货币主要投入实体经济,只有少量流入股市,且丝毫不放缓的IPO也几乎抽尽了A股市场的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仍在见底过程中,经济底没有出现,股市自然也一时摸不到底,美国经济的疲软和欧债危机的不断升级,都给A股市场找不到方向提供了理由。 上证指数从年初的2200点,到6月份的2300点,半年的时间,A股市场在估值已到历史最低的呼声之下踟蹰不前。虽然5月份中国进出口增速数据的好转显示,中国经济可能在二季度已经见底,但各大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经济何时见底,底究竟会持续几个月还是几年而争论不休。无论是看熊上证指数2000点,还是看牛3000点,支持者都大有人在。 下半年股市会有何变化,在错综复杂的宏观、微观形势下,投资者该如何面对。三位基金经理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上半年“买房”“喝酒”胜出 在特定的阶段,做对的事情。上半年股指低位震荡,地产、白酒、券商等板块却直线爬升,获得高回报的基金经理,准确地把握了正确的板块。你是那个做对的人吗? 贵基金上半年业绩优异,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和操来获取了比较好收益? 朱纪刚 短期的业绩不能说明问题,上半年优异,不代表下半年一定会好。广发核心精选持股比较集中,上半年的优异表现,主要归因为重仓白酒等高成长股票,我们一直坚持高成长的股票可以持续给予高估值。 去年,市场下跌,周期性股票出现一波阶段性的行情,我们做出了调整,可是业绩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过往三年业绩也告诉我们,应对市场下跌,做出阶段性的投资调整,反而并不理想。所以只要保证没有选错公司,业绩增长能够保持,如果股价下跌,加仓才是更合理选择。在经济下滑的时候,手中持有高成长的股票可享受到时间价值和估值溢价。 张晓东 上半年,我重配了房地产、装饰和白酒行业,对业绩正面影响很大。尽管医药对业绩贡献并不大,但我看好该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周期性较弱,攻防兼备。去年,由于医改政策的负面影响,医药股整体表现不好,但悲观的时候已经过去。医保在城市和乡村的覆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美国医药行业占其GDP的比例为20%,我国才4%,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张鹏 关注基本面预期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是竞争优势基金一直坚持的投资策略。在选择行业和个股时,我们比较注重两方面因素的考量:一是估值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特别是那些基本面已经处于历史底部、而估值也已经比较低的行业和个股;二是未来一段时间基本面可能会存在某种程度的改善。比如年初的房地产和券商等行业均符合这些特点。 正是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量,竞争优势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业绩贡献小,基金炒新兴趣不大 郭树清上任证监会主席以来,采取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新股改革中,上市首日对机构的松绑,被认为是对新股较为正面的举措。但偏好寻找成长股的基金经理,似乎对新股并不感冒。 您怎么看新股改革,投资者如何把握新政下打新的机会和风险? 张鹏 新股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上市首日对机构的松绑,提高了IPO的可参与性。当IPO估值水平和二级市场行业平均估值水平的比价处于合理水平时,参与IPO将会为机构投资者带来一个新的投资收益来源。 朱纪刚 我们对新股上市首日,赚取差价的兴趣并不大,所以新股改革对自己管理的基金边际效益很小。反而近年来,新股上市过多,质量却不高。 我们的基金本身仓位比较高,再加上中签率,打新股的收益不一定可观。新股比较关注上市后的表现,会等到业绩报告发过一两次季报或者年报后,才能分辨出其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张晓东 这两年几乎没有打过新股。 新股刚上市,我很难真正了解该公司的状况,不熟不做。 若真是个好公司,大家追捧,中签率不高,我能分到的新股也极少,对基金业绩的贡献很小。 今年中国经济“不着陆”? 先出政策底,后出市场底。今年二季度以来,刺激经济和规范股市的政策频出,在短期的政策刺激和长期经济运行方向上,投资者该看重哪一个?悲观者看空一切,乐观者在经济“不着陆”的折磨下,也放下了做多的热情。或许两者的集合,才是市场生存的法则。 中国经济如果见底,A股市场表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历史上有什么特点? 张晓东 大家一直在探讨经济的硬着陆和软着陆,我个人认为,今年中国经济“不着陆”。如果没有政府近日出台的经济刺激措施,经济很可能硬着陆,但是政府的干预也未必能软着陆。我国经济的出口、消费和投资动力都在衰减,长期而言,政府的投资不能解决经济中的根本性的不平衡问题,短期来说,投资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可能配不到位。 我是个长期投资者,注重经济转型的实质性机会。我认为不经过痛苦但必要的资产去泡沫和制造业产能去过剩的过程,讨论经济的底在哪里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