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管桩控制要点及应用中不足.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管桩控制要点及应用中不足

谈管桩控制要点及应用中不足【摘要】本文从工程实践中总结了管桩的控制要点、应用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一些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管桩;控制;不足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ntrol points of the pipe pile, a number of shortcomings as well as some improvements in the application from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Key words: pile; control; inadequate 中图分类号:U656.1+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1前言 管桩施工以其周期短、成品化的优势,在各地特别是软地基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以往完成工程的验收结果看,只要主要节点控制到位,其质量具有较好的保障性。但其在工程应用还有许多不足些的地方,这也是其通常发生质量问题的根源。 2管桩控制要点 2.1制桩控制 管桩制作应按照图集及国家标准生产,必须符合桩位图纸设计规范技术要求,其骨架成型全部应采取自动滚焊成型,强度须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可确保在打桩时,保证桩身完整性。(1)制作的原材料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混凝土在浇灌过程中,应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每班至少二次。(3)用于管桩生产同等条件成型养护试块,经28天后方可进行抗压强度试验。(4)在混凝土配合比同等条件下,每班同时制作四组,一组蒸养后试压,作出池、脱模的依据。另二组蒸养脱模后与管桩同等条件自然养护,可作运输及管桩实际强度的参考。第四组28天后作为检验管桩混凝土强度的标准。(5)外部检查,外表应平整、无离析现象、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6)管桩运输、堆放。混凝土强度达到80%方可倒运,达到100%方可出厂。应轻吊轻放,场地应压实平整,不得超过二层。管桩吊运应轻吊轻放,严防碰撞。管桩桩机前堆放、施打前管桩吊立点位按图集第要求施工,如改变吊点位置,应进行验算。 2.2桩位控制 工程桩中心位置钉入钢筋(φ6mm,30cm),再扣上红布或撒上白灰,这就是俗称的“样桩”。样桩允许偏差1cm,全部钉入与地面平,其中心位置为对桩的位置。样桩不允许外露,以免车辆碾压,倾倒移位,造成桩顶位移大。样桩在打桩前的复测特别重要,有的后打的样桩因为前面沉桩而跑位,如不及时调正,后打的桩就会偏位。部分完成的工程桩也要跟踪观测,看是否被后施工的工程桩挤动,如果有,要及时调整施工流向,避免或减少成桩的位移。,两种情况容易发生上述问题,一是桩位密集,如多桩承台、整板基础;另一种是软地质地区,如连云港地区在大浦、板桥开发区尤为突出。 2.3垂直度控制 桩的垂直度控制重在第一节桩的控制,第一节桩其起到导向作用,对整根桩的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第一节桩不垂直,整个桩会越沉越歪,管桩会因受偏心锤击而被击碎。同时,桩身不垂直度还会影响桩身承载力。沉桩时,可在通视良好且安全处(一般距桩机远于15m)成90°方向各设置经纬仪一台,测量桩的垂直度,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5%,如超出必须及时调整且保证桩身完整,必要时拔出重插。 2.4管桩焊接控制 第一节管桩起吊前应先确认端板是否合格、是否有倾斜现象,焊接前端板坡口上的浮锈及污物应清除干净,露出金属光泽。接桩就位时,下节桩头须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桩节找正接直,如桩节间隙较大,可用铁片填实焊牢,禁止用钢筋填塞,接合面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2mm,缝口宜小于钢片厚度,用锤将钢片砸入。在焊接时,每层间的焊渣必须清除干净,方能再焊下一层,坡口槽的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经验收合格后,冷却十分钟,再涂上防腐结构胶,起到防腐作用。所有接头焊接应无夹渣、气孔、咬肉现象,均需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二级焊缝要求。 2.5标高控制 桩顶标高严格用水准仪控制,桩入土深度以图纸标明的有效桩长而定,根据水准点,测出自然地坪标高,计算实际送桩深度,并标定在送桩器上。在标高控制中,部分完成的工程桩复测非常重要。在沉桩时,随着桩进入土层,地下大量空间被桩身占有,土壤不可避免的被向四周及上部挤动。特别是在多桩承台施工中,随着四周的桩完成,之前承台中间完成的桩会被挤动抬高。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送桩时根据复测数据入土深一点。如果同时可能破坏桩身完整性和降低承载力的,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合理的规划施工流向,对于一个单体,可以从中间轴线向两侧轴线施打,对多桩承台,先施工中间的桩,后施工四周的桩。如果挤土效应仍然较大,再进行承台甚至没根桩对称跳跃施打。(2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