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艳 在艺术中触碰彼此心灵
陆艳 在艺术中触碰彼此心灵广西出生、成长,从小喜爱画画的聪慧女子陆艳,六七年前还没有想到过,自己在商海取得成功后,还能再次走近小时候关于艺术的梦想。
她更没有想过,自己柔弱的肩膀,能够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架起一条艺术交流的通道,让各国的艺术在这里汇聚,相互了解,互相欣赏。
如今,她操劳于此,也沉醉其中。
陆艳掌管的南宁亚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的承办方。这个赛事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以及东盟各国青年组织和机构支持,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期间最重要的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之一。
眼下,陆艳正在紧张筹备第五届赛事。从首届开始,这个大赛就在中国和东盟10国以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打响了品牌,在亚洲艺术界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
为青年艺术家铺路
地处南国的广西,日益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及合作的前沿。然而,地缘上一衣带水,艺术形态和意识却又相互陌生,却是中国和东盟国家艺术之间真实存在的现状。
2006年4月24日,在北京,首届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新闻发布会召开。国家文化部、外交部官员,以及东盟各国大使馆代表出席。大赛引起了东盟各国大使馆的关注。新闻发布会一结束,缅甸使馆教育文化专员立即拨打了大赛组委会的咨询热线,详细询问了大赛的相关信息及报名方式,并表示要尽快将大赛消息发回国内,组织更多青年艺术家参赛。同时,许多有参赛意愿的国内组织或个人也纷纷打来电话,咨询参赛事宜。
首届艺术大赛以艺术雕塑作品为主,也涵盖书画作。由于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和东盟各国青年组织全力支持,当年就打响了这个品牌。
为了让“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这个文化品牌走出去,组委会从2007年开始,先后与越南、印尼等国进行文化合作,举办了很多活动,比如中国油画东盟巡展、中国东盟艺术家联展等,为各国青年艺术家搭建了一个展示艺术才能的平台#8239;。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的影响已经走出了东盟十国,参赛选手已经涉及20多个国家。陆艳告诉记者,自己最欣慰的,是那些有着全球影响的大赛评委给自己反馈,说大赛在本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原本不知名的获奖选手,在本国名声大噪等等这样的好消息。“有个获奖选手发来信件对组委会表示感谢,他说自己用奖金买了部汽车,而此前靠卖画,十年也办不到。”谈到这些,陆艳颇显得有些自豪。
的确,艺术是一条艰辛的路,而这个大赛,恰恰就是给东盟十国亟待被发掘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十国的青年艺术家来了以后,能更了解中国文化,我们也更能了解他们的思路和对艺术的看法。这样,大家有来有往,不仅是经贸合作,还有艺术交流,而后者的作用会更长远,更持久。”
陆艳说,几届大赛过后,东盟国家的艺术家们,越来越把自己的注意力甚至未来的发展方向,转向了中国。
其实,说自己承担的责任也好,说大赛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好,说东盟国家青年艺术家的感激之情也好,似乎都是陆艳在说服自己不断坚持的理由。因为,陆艳之前的身份,更多的是一个成功商人,但从承办“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开始,这个定位变了。
打造艺术创作大赛品牌
承办“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尽管有相关部门的配套资金支持以及部分企业的赞助,但整体并不盈利。每年,陆艳都要从公司的其他业务项目贴一部分过来。
“以前,我觉得自己很有钱,但做了大赛以后,越来越觉得自己缺钱。”
上世纪80年代,还在读小学的陆艳,在父母的同事、朋友圈子里,就一直有着聪明、机灵的口碑。除了学习成绩好,她还喜欢画画,是美术老师眼里的宝贝。然而,大学她却读了会计专业。上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后,陆艳进入物资系统的国有企业工作,从此断了自己的艺术梦想。
不久,陆艳从商的潜力被激发出来。那时,物资系统可以搞承包经营,陆艳通过承包气站,仅仅20岁出头一个丫头,就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久,物资系统体质改革,内部许多单位搞“全员下岗”。陆艳此时已经是部门老总,由于管理水平出众,并不在下岗之列,但她选择了主动离开。此后,陆艳凭借自己熟悉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始做煤炭、铁矿石贸易。几年下来,陆艳挣得的利润,已经足够一辈子花销。
成功似乎很简单。还很年轻的陆艳想回归家庭,“做做饭,无聊了可以出去打打工”。怀着一种“好玩”的心态,陆艳想试试找工作,既是体验,也算对自己的一个挑战。
想不到的是,满怀自信的陆艳开着奥迪汽车,满大街去找工作,却屡屡失败,而被拒的原因,往往是“专业不对口”,或者是“缺乏相关经验”。一次次的碰壁,让陆艳对金钱与事业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当一位老总在面试中,为只有自己的位置适合陆艳而犯难时,陆艳对这位老总说:“我不是抢你的位置,只是想从零开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