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全接触
2009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全接触“2009中国卫星应用大会9月22―24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同期2009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也同时开展。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是我国卫星应用领域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国际会议,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是推动我国卫星应用发展,促进中外企业与用户交流的重要桥梁,在国内外具有很好的影响,内容涉及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卫星遥感与导航定位等。”
本次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乃琪女士主持,江苏省常务副省长史和平、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南市常务副市长沈健、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刘彩、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光镇、卫星应用大会杨千里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共有500多名来自国际卫星组织、中外知名企业、卫星设备制造商等的代表赴南参会。同时,在2009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40多家中外著名卫星公司将展出他们的最新产品。
卫星应用大会:做国内卫星应用发展的推动者
卫星产业未来将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在全球无缝隙通信、世界新闻电视直播、天气预报、飞机与船舶导航、个人定位、大地测绘与地理信息、海洋信息、工农业状况、自然灾害、空间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军事活动等领域,卫星应用无处不在。
推动卫星应用的快速发展,是卫星应用大会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大会杨千里教授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对于历时10年的中国卫星应用大会移师南,杨千里教授表示,江苏省是我国卫星通信产业的装备大省,著名的中国早期卫星通信工程“331工程”的模拟制式地球站即起源于江苏南,南孕育和见证了我国卫星通信的发展,是我国通信卫星的发祥地,会议将辐射整个华东及长三角地区,促进整个地区卫星产业和应用的发展。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南召开有着特殊的意义。
“手机来接收气象云图”、“GPS导航仪提醒你哪里堵车”,杨千里教授用最为贴近百姓生活的几个未来卫星应用的实例,向大家介绍了卫星应用的三大热点领域:广播、导航、通信。
卫星广播:居“家”岂能无电视
刚到南国际博览中心,记者就发现在广场上停了很多厂商用来展示其车载天线的车辆。在众多天线中,记者还看到了刚刚在2009年第17期杂志《居“家”岂能无电视》一文中出现的移动卫星电视天线也亮相本次大会。据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款CSA-300型直播星移动接收天线特点是轻薄、小巧,用于接收“中星9号”的不加密方式传输节目,只要安装卫星电视天线就可收看47套电视节目。该款卫星电视天线下面有一个柔性磁铁,往车顶一放,就能牢固吸住。
中国直播卫星中星9号就是为解决人看电视难的问题,不仅仅是边远地区的人们看不到电视,坐在移动载体(车或船)中的人们同样看不到实时的电视节目,而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的CSA-300型直播星移动接收天线,已成为眼下驴友、卫星发烧友最热门的装备。据称一些从事海洋作业的工作者,出海时也喜欢装一个这样的卫星电视天线在艇上,消遣娱乐。
杨千里教授告诉记者,卫星电视大家接触得都比较多了,但对于卫星广播了解的程度就远远不够了。“开车的人都有个感受,车子到了偏一点的地方,或者野外就收不到电台了。其实,在奥运会前,我们国家就曾经想发射一颗数字声音广播卫星,覆盖整个中国。也就是说,在国内任何地方,不管城市乡村都可以直接接收到卫星广播的奥运节目,可惜后来由于时间太紧没有来得及发射。”谈到这里,杨千里教授显得有些遗憾,虽然卫星广播还暂时未能在我国开始大规模应用,但在技术上来说,已经是成熟、可行的了。根据杨教授的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老百姓就可以通过手持终端,比如手机、车载收音机来收听卫星广播。同时,卫星传输的400多K带宽,甚至还可以让老百姓们直接接收卫星传输的气象云图,获知天气预报。
卫星定位:实时路况随时报
GPS导航仪可以说是距离百姓生活最近的卫星技术之一。目前,我国涉足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厂商机构超过2500家,专业从事这一产业的有1000家左右,从业人员不少于15万人,投资规模超过5000万元的单位约有50家,1000-5000万元的单位超过100家,百万元级的有500-800家,数十万元级的有千余家。人员为1000人的单位约有50家左右,数百人的有百家之多,其余的大多是几十人的小型企业。2008年产值400多亿元,用户数量超过1300万,其中新增用户超过1/3强。
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杨千里介绍, GPS导航仪的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卫星导航应该更加智能,百姓的感受也会更加方便”。在美国,GPS导航仪已经通过互联网,和城市的交通管理中心连接,车主可以即时获得城市的交通信息。如果前方的道路上堵车的话,导航仪会提前进行预告,并给出不堵车的绕行路线,让驾驶者更加便利。这种便利生活相信很快也会在国内实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