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上饶市儿童伤害调查分析
2009年上饶市儿童伤害调查分析作者单位: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讯作者:周海峰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009年上饶市儿童伤害调查情况的分析,了解儿童伤害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运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该市0~17周岁儿童16 267名,1年内发生各种类型伤害847例,伤害发生率为5.21%。各年龄组中以1~4岁组为最高(6.38%),依次为5~9岁组(6.09%)、10~14岁组(5.19%)、15~17组(3.00%),0岁组(1.25%)最低。各年龄组伤害发生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儿童伤害类型中,伤害类型排在前三位的是动物致伤316例(37.31%),跌伤220例(25.98%),道路交通伤106例(12.52%)。结论 预防控制伤害已成为儿童健康与发展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应根据不同年龄儿童伤害流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关键词】 儿童伤害; 调查
目前的研究表明,伤害主要发生在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龄儿童。从疾病负担的角度看,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影响较大[1]。为减少儿童伤害发生率,并为采取预防策略提供决策依据,笔者对上饶市2009年儿童伤害调查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9年江西省儿童伤害调查的监测资料。
1.2 方法 伤害是由于急性暴露于有害的能量(包括机械能、电能、化学能、辐射和热能)下或突然缺乏某种物质(如淹溺时缺少氧气和体温过低时缺少能量等)而引起的人体操作[2]。伤害原因分为14种:自伤、交通事故伤、加害伤、跌伤、被下落物击中伤、锐器致伤、烧烫伤、溺水、中毒、钝器致伤、电击伤、动物致伤、扭伤、窒息/异物吸入。根据江西省2009年行政区划和2008年公安系统掌握的人口数据库,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运用拟合优度χ2检验及CMH 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分析 运用χ2检验将样本人群与上饶市0~17周岁的总体人口进行拟合度检验,χ2 9.36,v16266,P>0.05,表明样本分布与总合分布较一致,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好。
2.2 儿童伤害发生情况 上饶市共调查0~17周岁儿童16 267名,1年内发生各种类型伤害847例,伤害发生率为5.21%。各年龄组中以1~4岁组为最高(6.38%),依次为5~9岁组(6.09%)、10~14岁组(5.19%)、15~17组(3.00%),0岁组(1.25%)最低。各年龄组伤害发生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男女儿童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6.38%和3.74%。各年龄组伤害发生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经CMH χ2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8, v1,P<0.001),男性高于女性,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伤害发生率(n,%)
2.3 儿童伤害类型分布 各种儿童伤害类型中,伤害类型排在前三位的是动物致伤316例,占37.31%;跌伤220例,占25.98%;道路交通伤106例,占12.52%。见表2。
3 讨论
3.1 上饶市儿童伤害发生率为5.21%,由此可见,儿童的健康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预防控制伤害已成为儿童健康与发展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表2 儿童伤害类型构成(n,%)
3.2 除0岁组外,各年龄组随年龄增大伤害发生率降低。0岁组发生率低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0岁组受母亲保护多。各年龄组伤害发生率男性均高于女性,主要原因可能是男性更好动。
3.3 儿童伤害的类型与儿童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学龄前儿童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家中或看护人能看到的地方,伤害也主要在家中或住所附近,常在看护人不注意时发生;学龄儿童大部分时间在户外场所或往返学校路上,由同龄人陪伴,伤害发生也多在户外场所,往返学校路上,和朋友或同学玩耍时。因此,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伤害流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王声?,池桂波,汪宁.伤害流行病学.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2,4:505-512.
[2] Sally K.Stansfield,Gordon S Smith,and Williams P.McGreevey:Injury“isease Control Prior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dited by Dean T.Jamison,W.Henry Mosley etl,Oxford Medical Publication,199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