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沉默权比较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沉默权比较探究

中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沉默权比较探究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分析比较了中国和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沉默权的研究现状,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引入刑事诉讼沉默权制度的可行性,并希望我国能积极吸取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制定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适应的刑事诉讼沉默权制度。 关键词:中国;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沉默权;比较;研究 一、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沉默权的研究现状 (一)西方国家对刑事诉讼沉默权制度的反对论 英国著名法学家边沁于1827年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反对观点,他认为刑事诉讼沉默权是人类发现的最有害和最荒谬的规则之一。边沁觉得刑事诉讼沉默权来自于一种肤浅的观察,并没有经过任何严密、科学的思考。魏格默也坚决反对刑事诉讼沉默权制度。美国法学家庞德虽然不反对刑事诉讼沉默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但认为其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庞德认为刑事诉讼沉默权并不能给予无罪者真正的帮助,反倒被一些罪犯烂用。米兰达案件对当时的美国司法界及广大民众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迫使人们对刑事诉讼沉默权提出质疑。刑事司法学家弗雷德·英博认为我们应当考虑司法与审讯的效率,采用必要的措施防止不当的审讯行为。 通过分析总结,反对刑事诉讼沉默权的原因主要表现为:首先,无罪的人并没有需要隐瞒的事物,相反,真正有罪的人往往会通过刑事诉讼沉默权来隐瞒自己的罪行,沉默权阻碍了审讯效率;其次,“关怀人性、保护弱者”是刑事诉讼沉默权的价值理论基础,被害者是刑事犯罪案件中的受害人和弱者,他们的权益是真正需要保护的。而刑事诉讼沉默权反倒加强了被告人的诉讼地位。最后,刑事诉讼沉默权给警察侦破案件带来很大障碍,因为它中止了警察的询问权,使得许多案件的侦破无从下手。 (二)西方国家对刑事诉讼沉默权制度的赞成论 在西方国家,虽然有部分学者和专家对沉默权持反对观点,但大多数学者和专家仍然认为沉默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汉姆赫兹认为沉默权是英美法律建立的基础,是尊重人尊严的表现。日本学者田口守一也曾指出:“沉默权是源于人的尊严”。 通过分析总结,赞成刑事诉讼沉默权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刑事诉讼沉默权的权利价值。正是由于沉默权对人们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权利——人格尊严加以保护,从而使人们最基本的价值底线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保护;第二,刑事诉讼沉默权的程序价值。以前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仅仅是作为诉讼客体,没有真正参与到诉讼过程,因此他们自身的权利得不到充分重视。伴随着刑事诉讼沉默权的诞生,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地位发生了改变,逐渐成为诉讼的主体之一,有利于合理保护他们的诉讼权利,促使司法机关做出最公平、公正的判决。 二、中国刑事诉讼沉默权的研究现状 (一)中国对刑事诉讼沉默权的肯定论 我国对刑事诉讼沉默权制度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近几年更是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例如易延友的《沉默的自由》,房保国的《你有权保持沉默》,余定宇的《中国人你有权保持沉默》以及樊崇义教授的《沉默权与我国的刑事政策》都充分肯定了刑事诉讼沉默权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我国长期以来都奉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制度,但樊崇义教授认为该制度与沉默权并不矛盾,如果能合理应用对沉默权,将会起到相形益彰的效果。“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制度鼓励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主动、自愿放弃沉默权、陈述自己的问题;沉默权的本意在于遏制利用刑讯逼供、骗供、诱供等非法手段取得口供。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并不排斥其自愿坦白。把被追诉者的自愿陈述和沉默权完美结合,也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真正理解沉默权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并结合我国国情加以吸收,使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制度相辅相成。 (二)中国对刑事诉讼沉默权的反对论 沉默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警察的审问权,不利于某些案件的侦破。我国传统的办案方式主要是以口供寻找证据,侦破案件,而刑事诉讼沉默权与这一传统办案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目前对刑事诉讼沉默权持反对态度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公安系统。反对者认为,首先,沉默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应该在刑事诉讼中给予充分肯定,但人权的保护应该有个主次顺序。在刑事诉讼中最应该保护的是受害人的人权和无罪者的人权,然后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而沉默权侧重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其次,沉默权不利于及时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不利于对罪犯进行改造教育,不利于及时减少犯罪危害等。 (三)我国引入刑事诉讼沉默权制度的可行性 1、社会思想基础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和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经济体制的改变对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充分保护人权和个人自由。对于刑事诉讼来说就是要更加民主,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来保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