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表超声诊断胃癌80例报告
体表超声诊断胃癌80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体表超声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80例不同期胃癌患者进行胃部体表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胃壁病变部位、厚度、内部回声、蠕动功能、彩色多普勒等情况, 并与胃镜,手术病理诊断对照。 结果 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 90. 8 %及显示率为93. 3 %。结论体表超声检查对胃癌部位、大小、浸润深度诊断准确, 为临床决策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关键词] 体表超声; 胃癌; 分期诊断; 胃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 R44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223-01
作者回顾性总结本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应用体表超声扫描对80例胃癌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及其特点 ,旨在探讨体表超声在反映胃癌的浸润深度、浸润范围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男39例 ,女41例;年龄28~79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 , 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 ,术后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其中早期胃癌( 厚度 5~10mm) 6 例。检查前准备:受检者前1天晚饭后开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就诊,患者如有腹胀或消化不良等症状,于前1天最好饮用流质 ,使胃腔内透声度增加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1.2 方法 使用美国 GE- LOGIQ - 200 - PRO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2~5MHz。患者平卧位 , 顺次观察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胃周围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肝脾胰等有无异常改变,再饮水 400~800ml ,内加胃B 超快速显影剂 10ml ,以使胃腔适度充盈。1min 后取平卧位及右侧卧位 ,在中上腹部,胃的体表投影区进行纵、横、斜各切面扫查 ,连续滑动探头,侧动探头及旋转探头扫查 ,以达到图像清晰显示。对病变部位 ,先观察病变中央部位的胃壁层次结构改变,包括胃壁厚度、连续性和蠕动情况 ,判定其浸润深度。而后移动探头渐向浸润边缘部观察 ,直至显示正常胃壁结构为止 ,测量上下边缘距离,判定浸润范围大小。观察病变中央部位的胃壁层次结构,记录病变部位的胃壁层次结构改变 ,判断病变的浸润深度与病变浸润范围大小 ,同时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及内部回声。仔细观察深呼吸或超声探头体外加压时病灶与胰腺和肝脏间的相互运动情况。
1.3 判断标准 以超声能清晰显示的固有肌层无明显异常改变 ,作为早期胃癌(T1)的诊断标准[1];第 3 层高回声因癌肿浸润而断裂 ,表明已侵入肌层为进展期胃癌。
2 结果
80例胃癌超声诊断确诊 66 例,胃镜检查阳性 67例,其中早期胃癌手术病理确诊15例,超声诊断10例,误诊3例,漏诊2例;其余进展期胃癌手术病理确诊 65 例,超声诊断 14例 ,胃镜检查阳性51例。超声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病理对照,参照2008年UICC淋巴的分类和临床病理分期标准[2],其中pN0共16例 ,超声诊断符合14例;pN1 共34例,超声诊断33例符合;pN2共30例,超声诊断符合 23 例。本组所有被超声诊断为胃癌的患者,均在1~3d内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变部位分别为:贲门 + 胃底部癌 33例,胃体部癌20例,胃角部癌10例、胃窦部癌10例,全胃或广泛部位 包括贲门、胃底、胃体、胃窦部其中三个部位以上5例,残胃癌2例。
3 讨论
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浸润范围是胃癌术前分期的重要依据。临床实践已证实超声检查对胃癌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3]。胃癌的分期诊断是目前影像学研究的方向及重点之一,已经成为胃镜、X线胃钡餐造影简便而可靠的互补检查方法[4]。超声对胃癌的分期诊断是以胃壁的5 层结构为基础的 , 随着水充盈胃腔法及超声显像液的应用,体表超声可清晰显示胃壁层次结构、蠕动状况,从而判断肿瘤之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生长方式、癌变范围,最重要的是体表超声判断胃癌在壁内的浸润深度及向壁外浸润、转移状况。正常胃壁厚为 0.2~0.5cm,胃癌的病理改变是从粘膜层开始的,逐渐浸及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致胃壁不同程度增厚,各层结构相应消失。超声胃癌病灶的特征为:(1)胃壁不同程度增厚,自黏膜层向腔内隆起;当肿瘤穿透浆膜层并侵犯相邻器官时:表现为肿瘤突出浆膜层强回声带侵入相邻器官并与之分界不清,相应部位出现低回声或等回声肿块。本组进展期胃癌中5 例可见增厚的胃壁与周围脏器界面模糊,分界不清 ,或参差不齐,手术证实肿瘤已经穿透浆膜层(T3)或已经侵犯相邻器官(T4), (2)肿瘤病灶形态不规整,局限型与周围正常胃壁分界清晰,浸润型病变较广泛,晚期胃癌呈假肾征 ,胃充盈后呈面包圈征;(3)肿瘤呈低回声或等回声,较大的肿瘤回声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