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市学生烟草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doc

北京市学生烟草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学生烟草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

北京市学生烟草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学生烟草相关知识与态度现状,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64所各类学校6~25岁学生17 909名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学生对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正确认识依次为尼古丁、烟焦油、致癌物质苯胺类、一氧化碳、放射性物质,对吸烟导致相关疾病的正确认识依次为肺癌、气管炎、胃癌、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学生中的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吸烟的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北京市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态度情况不容乐观。学校控烟工作应依托政府政策、社区参与、家长支持,以创造良好的控烟环境。 【关键词】 烟草;知识;态度;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5-0402-03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和预测,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在未来20 a中,每7个死亡者中将会有1人是吸烟习惯所致[1]。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吸烟的人,将有50%的机会因吸烟引起的疾病而早死[2]。2002年中国人群吸烟现状调查显示,总人群吸烟率较1996年下降1.8%,但15~24岁人群吸烟率较1996年有所上升[3]。为了解北京市学生的烟草知识、态度水平,以便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控烟教育提供依据,笔者于2005年对北京市学生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4年度“北京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提供的学校情况,按北京市学生总数随机抽取11个区县,每个区县内再按城乡和学校类型分层抽取学校,所抽学校进行整群抽取被调查年级,共抽取各类学校64所,学生共18 000名。完成调查者18 000人,删去关键变量缺失的91份,得到有效数据17 909份。有效结果中男生8 853名(49.43%),女生9 056名(50.57%);小学生5 647名,普通中学生6 458名,职业高中学生1 054名,中专学生1 241名,大专和大学学生3 509名。 1.2 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由经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到学校进行现场调查,并当场回收问卷。问卷以全球青少年吸烟核心调查问卷为框架,加大了行为危险因素部分的调查,并加入烟草危害知识来源、初次吸烟场所及法规知识等问题。问卷内容包括:(1)基本信息(家庭环境、社区和学校环境、个人性格等);(2)吸烟相关行为(尝试吸烟、现在吸烟、吸烟场所、劝阻吸烟等);(3)吸烟相关知识(知识来源、吸烟可导致的疾病、香烟成分等);(4)吸烟相关意识与态度。 数据采用EpiData 3.0录入,使用SPSS 14.0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了解情况 2.1.1 烟草中有毒有害成分的认知情况 调查对象正确认识烟草燃烧可产生的有毒成分依次为尼古丁(72.1%)、烟焦油(61.1%)、致癌物质苯胺类(41.6%)、一氧化碳(26.3%)、放射性物质(7.3%)。 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学生对烟草有害物质的认知正确率也不断上升,其中小学阶段学生“都不知道”的报告率最高(10.48%)。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对烟草有害物质的正确认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1.2 对吸烟所致疾病的认知情况 调查对象对吸烟可致疾病的认识依次为肺癌(81.8%)、气管炎(62.6%)、胃癌(17.3%)、冠心病(17.2%)、脑血管病(15.8%)、糖尿病(6.1%)。对胃癌、冠心病、脑血管病的认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P=0.00)。从整体上看,学生对吸烟所致呼吸道疾病的认知率较高,而对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的认知率较前者低。 学生对吸烟所致各种疾病的认知率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而提高,不同学校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仍有19.48%的小学生表示对吸烟可能导致的这些疾病“都不知道”。见表2。 2.2 学生烟草知识来源和对吸烟的态度 结果显示,学生获取有关吸烟与健康知识的前4位途径分别为电视(73.38%)、报纸杂志(59.28%)、家长(54.97%)和教师(53.58%)。 在对待父母吸烟上,有49.98%的现在吸烟学生认为属于成人的正常行为;表示厌恶父母吸烟的非吸烟者明显高于吸烟者,分别占31.13%和1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779,P=0.00)。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教师吸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赞成率分别为33.56%和3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71,P=0.00)。 认为吸烟有助于社交、是成熟的表现、很酷、拒接别人递烟不礼貌、对异性有吸引力等,持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