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双鸭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恢复治理对策.doc

双鸭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恢复治理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鸭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恢复治理对策

双鸭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恢复治理对策【摘 要】双鸭山市是一座有着60年历史的资源型城市,长期的资源开采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的突出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和巨大损失。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在大气、水的污染和各种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应完善相关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全方位的监测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环境地质;矿山;地质灾害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完达山脉北部,是依托煤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矿山城市。矿产资源以煤炭和铁矿产为主,其次为贵金属、非金属矿产。2009年煤炭资源储量117亿吨,全市煤炭产量达到1980万吨,约占黑龙江省四大煤城总量的52%。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深入,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双鸭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1.1大气污染 双鸭山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据2000年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显示,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降尘和氮氧化物[1]。其中,降尘的超标率为100%,总悬浮颗粒物的超标率为25%。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以及非工业生产及生活燃煤排放的有害气体。 1.2地下水污染 由于双鸭山的水源井多数开采自第四系砂砾石空隙潜水,其上部粉质粘土层厚度小,隔离污染物的能力弱,使得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渗滤液容易渗入,造成污染。而且,被污染的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也是造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双鸭山1998年9个较大水源地的水质监测资料统计表显示,双鸭山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亚硝酸盐和大肠菌群。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为2.06mg/L,超标率为16.67%,;亚硝酸盐指标平均值为0.037mg/L,最大值达到0.145,超标6.25倍;大肠菌群最大值20个/L,均值4个/L,超标率55%。 1.3地面塌陷 双鸭山市因为煤炭资源丰富而得以兴城,但是煤炭的大量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问题已经成为该市主要的地质灾害。 双鸭山市塌陷区总面积133.23km2,其中稳定区面积109.46 km2,非稳定区面积为23.77km2。地面塌陷区多沿采矿掘进走向分布,多分布在居民区及耕地区,对地面建筑破坏严重,而且数量较大,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产生活,一定程度上破坏农田水利设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双鸭山煤矿塌陷区内城市道路64万m2,桥涵27座,铁路13.9km,公路14.87km,输电线路99.8km,通讯线路65.2km,给水管线78.0km,排水管线36.0km,堤坝18.1km,均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同时也影响了矿业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伴随地面塌陷还会产生地裂缝,双鸭山市地裂缝主要分布在集贤煤矿南部的四合村耕地区(长50m,宽0.2m),以及宝清县宝鑫煤矿附近的小城子镇居民区(长120m,宽0.25m)。 1.4矿井涌水 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扩大,在人为和天然因素的影响下,矿井涌水现象十分严重。矿井涌水不仅关系着安全生产,而且制约了我们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据统计,从1954年至今,双鸭山矿区已发生矿井涌水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14起,死亡24人,重伤2人,轻伤20人。 矿井涌水产生原因复杂,在第四系底部粉质粘土不完整分布的区域,涌水量大,水位变化大,不稳定,上覆第四系、第三系含水层分布面积广,厚度达,涌水量大。此外,还与采掘深度以及回采面积都有关系。 1.5煤矸石及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双鸭山市煤矸石历年累计堆存量达7211.5万t,形成456座大小不等的矸石堆,其中大型的矸石堆48座,中小型的矸石堆408座,矸石压占地405ha,现在每年平均排放矸石35.5万m3。采矿活动破坏的土地面积达719.26ha,平均每年增加3ha,工矿废弃地生态恢复几近为零。矿山企业矿渣及尾矿的堆放,不仅会产生自燃,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而且还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污染了地下水,破坏了城市的美观。 2、环境地质问题保护与恢复治理对策建议 2.1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该机制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基本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科技等各种手段,使全民树立起生态意识,从源头上处理好矿产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矿山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矿山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可以促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与一般商品再生产过程相结合,从而在整体上对社会生产活动进行宏观调节,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进行系统管理[2]。此外,矿山生态恢复补偿机制还为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供资金渠道。 2.2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矿山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机制,要将矿山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