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老而新型兵器――刺刀
古老而新型兵器――刺刀作为一种大家熟知的冷兵器,它出现于热兵器刚刚兴起的时代。平时,它深藏不露;战时,它会立刻闪出寒光,让人胆战心惊。数百年来,它虽一直作别人嫁衣,却始终活跃在战场上,它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刺刀。
刺刀的诞生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充满血腥的战争史。自从西方人引进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以后,战争便从以刀剑长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逐步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当时,火药刚刚用于战争,欧洲部队是以火枪队和长枪队作为战斗主力,长枪队的装备便是长达2米的长矛,火枪队装备的都是火绳枪和燧发枪,士兵每次射击完毕,必须花上2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再装填,而且火枪的射程也非常有限,最远的也达不到200米。进攻时火枪队在前,长枪队在后,排成方阵缓慢前进,火枪队边行进边射击。到短兵相接时,长枪队便开始发挥作用,但它在近距离作战中作用有限。如果面对的敌人是骑兵,而士兵又不能首发命中,那么结果将是十分不幸的。因为骑兵只需30秒钟就能从200米外冲到面前,而这时士兵还在忙着装填弹药呢,于是适合于近战的佩刀和长矛这些冷兵器与火枪同时出现在战场上,而佩刀则因象征着身份和地位,只有军官才有权拥有和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便于携带、短小精悍的冷兵器――刺刀就应运而生了。
刺刀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应归功于17世纪的一位瑞典国王――古斯塔阿道夫。他下令所属部队将刺刀作为标准装备,并亲自率领这样装备的部队出征丹麦、波兰和俄罗斯等国。虽然这位热衷于改革武器装备的国王最终战死在征途中,但瑞典部队的刺刀已令欧洲各国军队的领导者们眼前一亮,纷纷效仿,这一来彻底改变了当时欧洲的呆板战术。士兵手持装了刺刀的火枪,远可射击,近可肉搏,冷兵器与火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手持长矛的长枪队日渐没落,最终退出了战场。
刺刀的演变
历经无数次战火的洗礼,刺刀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早期的刺刀是塞式刺刀,呈剑形,刀长30~60厘米,上面有一个木质锥形刀柄,可插进滑膛枪管的枪口内,作拼刺用,取代使用已久的长矛。这种刺刀问世不久就开始逐步向整个欧洲扩散。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缺陷:一旦刺刀插入枪管内,就不能再进行射击;若插得太紧,则不易拔出;若插得太松,则不是容易脱落,就是刺杀时留在了敌人的身上。后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又有人研制了一种刺刀,它在刀柄上装两个滑动环,可将刺刀套在枪口上。
1688年,法国陆军元帅戴沃邦设计出了套筒式刺刀,这种刺刀截面呈十字棱形,套在枪口部,靠枪管上的卡笋和刺刀上的卡槽将刺刀固定。
1750年以后,又出现了用弹簧卡笋与枪连接的刺刀。这种刺刀用类似于刀把的手柄代替了套筒,靠弹簧制动装置将刺刀固定在枪口一侧的凸笋上。这类刺刀多在护手处设有枪口环,上刺刀时套到枪口上,增加与枪连接的可靠性,而且刀身设计比较灵活,从枪上取下后可作匕首或其他工具使用,便于握持。1855年后这类刺刀开始为许多国家所接受,至今仍在使用。
刺刀主要配装于步枪上,它使用的鼎盛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的广泛使用,步枪本身的作用和地位明显下降,使用刺刀的机会就更少了。战后,刺刀的发展进入了低潮,一些人甚至主张干脆取消刺刀。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军甚至取消了刺刀拼杀训练科目,20世纪80年代以后,刺刀重新受到各国军队的青睐,英、美等国研制并装备了新式刺刀。新式刺刀在保留拼刺功能的同时,突出了多功能,除了能刺、切、割、锯外,还增加了剪铁丝、开罐头、起螺钉等功能。与此同时,供空军、海军、特种兵等诸兵种使用的多功能匕首(救生刀)也得到了发展。
血腥的使命
步枪安装刺刀的目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刺刀的研究和制造主要以最小的体力消耗来获取最大的格斗效果为目的。最初的刺刀基本上都是单刃的,刀面比较宽,刺入人体后,受人体内的压力作用,刺刀如同被身体吸住一般,很难拔出来。于是人们便在刀身上开出血槽,这样当刺刀刺入人体后,血立刻顺着血槽释放出来,刺刀便较易抽出,而且对敌人所造成的创伤也较大。若刺中腹部,在抽出刺刀时,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将敌人的内脏带出体外,医治相当困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法两国士兵曾达成阵前协议:禁止使用开有血槽的刺刀,由此可见其可怕。在拿破仑时代,出现了多棱的锥形刺刀,一般为三棱或四棱,刀柄用转轴固定在枪口下方,不用时反折过来隐于枪管下,由于其刀身细长如刺,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军刺。这种刺刀与片状刺刀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首先,多棱的刀身使其更具刚性,不会产生弯折;其次,细长的刀身使其刺入人体后几乎不承受人体内部的压力,抽拔迅速;而且由于刀身长,足以将人体任何部位刺个对称,因此在短时间内可对敌产生较大伤害。但由于其结构限制,它无法像片状刺刀一样充当匕首和砍刀使用。
军刺由于其独特的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双层次定位设计缝合法在重睑成形术中应用.doc
- 双师教学在公安院校中应用.doc
- 双平面多隧道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额颞部凹陷中临床应用.doc
- 双导梁架桥机-龙门吊-运梁车在桥梁施工中工艺研究.doc
- 双季甜玉米—红菜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doc
- 双平面在解剖型假体隆乳中应用.doc
- 双成药业-被一群资本玩家控制企业.doc
- 双平面法隆乳术切口及入路改进.doc
- 双微型骨锚重建伸指肌腱终腱止点临床应用.doc
- 双手灵巧儿童易患难注意力缺失症等 世 文等.doc
- 2025-2030中国口腔内摄像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口腔科用设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价值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口腔针头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双乙烯酮酯市场发展趋势及未来运行状况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可可种子提取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可擦洗涂料市场未来趋势与前景需求规模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反相色谱柱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可吸收手术缝合线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可吸收鼻腔植入装置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可生物降解材料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