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滇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
吴滇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摘 要: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吴滇主任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有其独特的经验。消化性溃疡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于脾胃虚弱,湿热郁滞,气机不畅。所以治疗上当清化湿热、调畅气机、健脾益气兼以活血化瘀。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抗复发;经验;吴滇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332-02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使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的病例在短期内获得愈合。但是其高复发率仍然是目前尚待解决的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不仅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对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复发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将吴滇主任医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郁滞,气机不畅。
消化性溃疡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但涉及肝、脾两脏,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吴师认为其病因病机多由患者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调或久病损伤脾胃而导致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此为本。脾主运化,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湿从中生,加之饮食不调。过食肥甘厚腻,湿久化热。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胃的升降又依赖于肝木之疏泄,肝之疏泄正常,脾胃才能升清降浊。若情志不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克脾犯胃,致脾胃升降失司,运化功能失调,机体气机逆乱,当升者不升,脾必生湿,当降者不降,胃必生热,最终湿热郁于中焦,此为标。
2 辨治特点
2.1 辨证与辨病结合
吴师认为,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各有千秋,当有效结合。用现代医学的一些手段可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西药相对起效较快,尤其对于消化性溃疡急性期或者有消化道出血时,应争取时间。而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又是现代医学无法取代的。治疗时当根据证候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标本兼顾,祛邪扶正。
2.2 辨证论治
吴师根据40余年临床经验将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分成两个阶段。
2.2.1 清化湿热,调畅气机,消化性溃疡的早期常常突出表现为胃脘疼痛,饱胀,不思饮食,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等湿热郁滞之症,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胃镜结果发现85%以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别是胃镜检查常常提示胃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溃疡灶,因此,吴老师认为消化性溃疡患者脾胃湿热与HP感染有一定的关联性。因脾胃虚弱致使水湿运化失常,郁而化热导致脾胃湿热的这一病理现象是很普遍的,为此,采用清热化湿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此外水湿的运化又依赖于脾气升发和胃气下降,脾胃气机升降运动所产生的动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消化道动力,所以在清热化湿的同时合理配伍调畅气机的药物常常可以提高疗效,明显改善饱胀,纳呆,嗳气等症状,改善黏膜的充血水肿。从临床观察发现中药联合西药的抗HP三联疗法能更有效根除HP,从而减少溃疡病的复发。临床上通常选用蒲公英、黄芩、白花蛇舌草、川朴、黄连等清热化湿;枳壳、木香、槟榔、谷麦芽行气导滞、消胀除满。兼有肝郁气滞者适当加用疏肝理气之品,如香附、郁金、川楝子、绿萼梅、佛手片等。
2.2.2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即所谓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病理基础,若正气充足,则邪气不能侵犯,正气一虚,则外邪就会趁虚而入,脾胃虚弱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根本原因。在临床所见到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常出现上腹隐痛,饮食稍有不慎或冬春季天气转寒凉即溃疡病发作,平素多伴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脾胃虚弱之象,健脾益气是根本治则。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益气,可使脾气健旺,水谷精微得以输布于全身,从而达到“四季脾旺不受邪”,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和对抗复发的能力。此外,消化性溃疡患者常反复发作,久病必瘀,故当活血化瘀,现代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能扩张血管,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和黏液的分泌,增加局部黏膜的屏障功能。因此,吴师在临床治疗中多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当归、丹参、赤芍活血化瘀以提高治疗效果。
3 病案举例
朱某,女,52岁,于2000年4月就诊。因反复上腹部隐痛泛酸2年,加剧l周来院就诊。经某省级医院诊断为“胃窦及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溃疡灶约1.5cm×1.8cm大小,HP阳性,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而来院保守治疗,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西药按常规用药8周),药用:蒲公英10g,黄芩12g,白花蛇舌草10g,川朴10g,木香10g,枳壳10g,槟榔10g,黄连5g,吴茱萸5g,当归10g,丹参10g。薏苡仁30g,水煎服。上方加减服用10剂后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