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泉港5中高1期末语文试题
泉港五中高一期末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既见复关, 。(诗经《氓》)
()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5)是日也, ,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
A、夫人之相与 与:结交,交好。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殊:不同
C、及其所之既倦 之:的
D、终期于尽 期:至
3.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能表现作者认为“人生可痛”观点的一组是( )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②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③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⑤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A. B. C. D.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其一)卢照邻1)诗歌的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2)诗歌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各项中,作品故事情节或概括叙述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傻大姐在园中拾到绣香囊,王夫人大怒。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大观园。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被查出私弊之物。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恨而死。 (《红楼梦》)
B.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
这段文字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宝玉挨打后,被抬回怡红院后,宝钗送来了丸药,且软语劝慰宝玉,一句“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竟让宝玉暂时忘记了疼痛。(《红楼梦》)
C.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薛蟠向柳湘莲调情遭柳一顿暴打,只被打得“好兄弟”“好哥哥”“好老爷”的乱叫,喝了泥水才给放过。原来这柳湘莲最痛恨这个不堪的薛蟠,只和宝玉交好。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就是他。尤三姐耻情拔剑自刎,他后悔莫及,也拔剑自刎。(《红楼梦》)
D.元妃回宫后总觉得大观园闲在那儿不妥,所以命贾宝玉和众小姐都搬到大观园里住,贾宝玉高兴得不得了。其中薛宝钗住怡红院、林黛玉住潇湘馆、迎春住缀锦楼、探春住秋爽斋、惜春住蓼凤轩、李纨住稻香村、贾宝玉住蘅芜苑。《红楼梦》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
“老爷”是谁?请简述这一件“为难的事”的始末。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我们该树立什么样的信息观
于凤霞
①现代社会,信息总量急剧膨胀,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处于日益膨胀的信息洪流中,而且,信息获取的手段、渠道也日益便利。
②但这么多的信息、这么快速和方便地获取信息,也带来一些问题,就是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信息利用成本显著上升。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与创新应用,其作为自媒体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公众话语权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各种虚假与不良信息也大行其道,无不挑战着社会的道德与法律底线。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利用信息的成本显著上升。且不说由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而带来的直接损失,即便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去粗取精,挑选出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与前些年不可同日而语。
③能否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提炼为知识,并将其用于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信息利用能力。信息时代条件下,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成为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甚至有人认为信息利用能力直接决定了个人的成长空间。既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