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昭遐教授学术思想纂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昭遐教授学术思想纂要

孔昭遐教授学术思想纂要摘要:孔昭遐教授、主任医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名老中医、安徽省首届名中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载,学验俱丰。她善于接受新思想,应用新技术,主张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疑难病证治疗常针药并用,内治与外治结合。文章从中西医结合和互补、衷中参西、辨证与辨病结合等几个方面,通过介绍孔昭遐教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痤疮、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术后呃逆等病证,阐述其学术思想,如何继承中医并有所创新的。 关键词:孔昭遐;中西医结合;辨证;辨病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0905-03 孔昭遐教授、主任医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名老中医,安徽省首届名中医,安徽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兼附属医院中医科奠基人之一,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载,学验俱丰。孔师勤奋学习,博览群书,工作精益求精,为中医事业殚心竭虑。孔师善于接受新思想,应用新技术,主张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疑难病证治疗常针药并用,内治与外治结合。师古而不拘泥于古,继承中更求发展和创新。曾编写过多种中医教材,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7部,编导《针灸》电视教学片3集,发表论文60余篇。今将孔师的部分学术思想简介于下。 1 中西结合中医与西医互补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中医学基础理论是在实践中反复应用,运用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一定的解剖知识而形成的,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思维上运用抽象、顿悟、类比等方法。西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对疾病的认识注重生物病因、组织病理在诊断上的作用,治疗主要是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思维上应用具体、分析、还原等方法。两种医学各有所长,各有其短,一从宏观人手,一从微观人手,一重视病的诊断,一强调证的辨别。因此中西医学结合,可以优势互补。 孔师对中医学、西医学均经过系统学习,因此她“在中西医之间毫无门户之见,”并认为中西医应该互相学习,不少“西学中”同志为中医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医学西医不是为了改行,也不是用西医的观点来改造中医,而是以西医之长来补中医之短,因为“中医之长,恰好是西医之短,西医之长,也正是中医之短,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共同提高,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我所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也可以为西医所用。”[1] 在病史收集和体检方面,中医诊法是望闻问切,其中望诊是对人体局部和整体神、色、形、态的诊察,闻诊是对人体气味和排泄物气味的嗅闻以及对呼吸、语言等声音的诊察,切诊是通过触、压、按和对机体脉象的诊察。西医诊法是视触叩听问,其中视诊是对神志、全身皮肤黏膜颜色、发育、营养、动作等的观察,触诊是对皮肤、淋巴结、腹部触压,叩诊是对肌表的叩击以了解内脏的方法,听诊主要是利用听诊器对能发出声响的内脏进行诊察的方法。两种医学的物理诊断方法,从表面上看是相似的,望诊与视诊,闻诊与听诊,切诊与触诊叩诊相似,但在具体内容上有相同也有不同,同样需要取长补短。中医望诊中之舌诊和切诊中对脉象的诊察是其特色诊法,有其丰富内容,西医听诊中借助于听诊器对心、肺、胃、肠、血管等的诊察,和触诊叩诊中根据内脏的解剖位置、结构特点进行诊察的方法则是其特长。西医除此诊断方法外,还有影像物理诊断法,如超声波检查、X线、CT、MRI、内窥镜,和对人体体液、排泄物、血液成分、致病微生物培养的化验检查法,以及病理诊断法等。总之,中医的诊断学有特色,如舌诊、脉诊、经络腧穴诊、耳诊等,西医的诊断学多种多样,而且通过显微镜、超声波、X线、内窥镜的望可以补中医单凭肉眼望诊的不足,用听诊器听可以补中医仅凭耳朵直接听的不足,二者的诊法结合起来,则可以对病情有更详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孔昭遐诊病除应用中医的四诊外,还一贯重视西医的有关检查,病房中的新病人,她查房时一定要自己做一遍体格检查,并积极向西医学习看C光片、CT片、心电图、检验报告等,以补中医对辨病方面的不足。 中医和西医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指导理论不同,但二者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要想达到的目的也是一样的,因此可以互相借鉴,有利于疗效的取得与提高。如孔师在60年代初,治疗一位患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的王女士,除皮肤紫癜密集外,还有全身浮肿、大量蛋白尿、肉眼血尿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危重。当时院内尚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先在内科住院10余天,用非那根等抗过敏西药无效,后转入中医科,刚进病房,即一阵腹部绞痛,便血40~50mL。因皮疹鲜红,高出皮面,先按“阳斑”论治,数日未效,后因便血、尿血多日未止,致贫血严重,紫癜转为黯淡,舌脉均有虚象,又按“阴斑”诊治,1周过去,仍无好转。孔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