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 坚守教育者良心.docVIP

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 坚守教育者良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 坚守教育者良心

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 坚守教育者良心(陇西县第三中学,甘肃陇西748100) 【摘要】面对社会上不断出现的道德事件,人们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我们的教育。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校教育这个环节显然是不公平的,但学校也必须反思自己的工作。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淡化和缺失这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责无旁贷。这是对社会、家庭和民族的未来负责,也是作为教育者的良心所在。只有冲破教育的功利主义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班主任工作才能高效,才能真正完成教师的使命。 【关键词】道德教育;坚守;良心 【课题研究】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DX[2011]GHBZ24)成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想起100年前这篇文章我竟和几件事联系了起来。 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后又不得不投案自首。 作为一名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生命漠视到如此地步…… 2011年10月13日,两岁的小悦悦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类,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抢救无效离世。郑楚光质问:“不敢相信,面对血泊中蠕动的年仅2岁的幼小躯体,18双眼睛能够视若无物;不敢相信,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不敢相信,每日所食所饮,为地沟油、霉大米、毒牛奶……到底是什么使得良知陷入沉睡?到底是什么使得社会道德水平迅速沦丧?” 确实令人难以理解和悲伤。这些案件抛开社会管理和法律层面暂不去说它。光看折射出的人性和社会道德的衰落就足以让人震惊和愤怒。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积淀下来的人性的光耀和美德在刹那间显得那么灰暗。我们呼唤善良和正义的时候有没有反思过我们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学校教育。在这些事件中我们都不是局外人,我们都是有责任的。 让我们怀着批判的态度去看看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校园道德教育的现状,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德育在其他课程中自然也有渗透,但是它只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为自己设计的便利,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副产品。然而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德育教育是不纳入升学考试的,所以他是常识课。因此,德育课的命运可想而知,一般都是不能胜任其他学科教学的老师来担负这门学科,完成对学生心灵的洗礼。效果如何呢,自然只能是勾些条条框框让学生背,临近考试了拿来一考。姑且不说德育课的作用起到了没有,仅此对待德育教学的态度已让人感到担忧。对人思想道德的教育不是靠死记硬背些理论和知识点就可以解决的,这种教育使道德教育走了过场,没有完成从知到行的自觉上来。 任课教师不管学生的品德和做人。由于长期以来分数至上的评判标准,不管是家长、学校都只注重这个硬性的指标,忽视对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有的甚至将社会上流行的不良价值观念灌输给缺乏识别能力的孩子,致使青少年价值观念扭曲,甚至造成悲剧的发生。这期间班主任是怎么做的呢?有些班主任感慨说:我们工作如履薄冰,如同在刀尖上跳舞,避免不出事就是班主任工作最大的欣慰了,哪还有心思在其他方面大动干戈呢!实际上这也折射出了大部分班主任工作的心态。再加上学校、社会、家庭对班主任的升学压力他们也难跳出只要分数和升学而不要道德的可悲的怪圈。看来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并不象有些专家学者在理论上分析的那么复杂和深奥,而是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争夺了道德教育的阵地。 当然,客观的说,这并不是应试教育一手造成的,制度设计的好,实际上应试教育和道德教育并不矛盾。关键是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并不规范的前提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大行其道,导致人们思想处于无序状态。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的金钱化使教师这个清贫的职业和道德墨守者一度处于社会的不利地位,从而也导致了他们对传统价值观的动摇,造成教育者个人道德境界和道德教育角色的冲突与博弈。所以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学校已形同虚设了。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在这里浅谈一下良心和坚守。当代中国的教育最缺的是什么,人们众说纷纭。我说,是良心,是有良心的人的坚守啊!中国教育现在最缺乏的是良心。无限放大教育的功利主义,而忽视道德的教育是没有教育良心的表现。正如吴非所说的:失去了良知,就会失去底线;失去底线,就会无视生命;无视生命,就不会有“以人为本”。看来,教育要走向良性发展轨道,每个教育者的都得先有自己的良心才行。面对德育教育在校园中如此严峻的局面我们教师能做的只能是坚守,用自己的一分力量,排除各种干扰,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