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明代监生历事制对高等职业教育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监生历事制对高等职业教育启示

明代监生历事制对高等职业教育启示【摘 要】明代监生历事制度就是监生在外历练政事的一项制度。它把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对培养官员的实践能力具有进步意义。同时,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研究监生历事制度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明代;监生;历事;职业教育 明代洪武元年设立国子学于京师,后改名国子监,这是明代的最高学府。为了培养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高级官吏,明代统治者对国子监予以了极大的重视。明代对监生的选拔,培养,历事等方面都有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对现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我们现在并不是要照搬照抄监生历事制度,而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创造一套实际可用的职业教育制度,为现在社会培养实用人才服务。 一、监生历事的概况 明太祖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统治,同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实施了监生历事以应对明初官吏的缺乏。监生历事制度就是监生在外历练政事的一项制度。监生历事最后发展成为了明朝一个选官制度。明朝统治者实施监生历事制度是由明初的实际情况决定的。首先,明初需要培养一些能够忠于自己的官吏来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是当时最大的实情。其次,朱元璋本人重视教育,但是他又认为进士不熟悉政务,缺乏实际的工作能力,需要进行历练。“学校之教至元其弊极矣”,“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词,若可有为及试用之”。《明史》记载:“监生历事,始于洪武五年。建文时,定考覈法上、中、下三等。上等选用,中、下等仍历一年再考。上等者依上等用,中等者不拘品级,随才任用,下等者同监读书。”有时候是坐监期满后再历事,有时候是白天实习历事,晚上回监读书学习,把读书与历事结合起来。监生历事,就是把学习理论和做官实践结合起来。 国子监的历事生,有各种各样,品名繁多。按照历练的性质分,有正历和杂历;按照时间的长短分,有长查和短差,历期有三个月、五个月和一年;还有以事来分的,一事完毕了就是一期。只要期满经考察合格者,送吏部上选薄,但是任然历事,等到有官位的时候,依照次序来任用官员。 国子监培养学生的历事制度,把教育和政治具体结合起来,对培养适用的官僚来说,具有进步意义。 二、明朝监生历事制度的特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明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建设的工作,需要大量德才兼备官吏的齐心协力。然而国家刚经过一场大战乱,官员的培养方面就出现了断层,不仅现在官员不足,还造成了候补官员的欠缺。洪武三年至洪武五年连续举行了三次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很能说明政府对官员的迫切需求。而朱元璋对元末的官场风气很不满意,对有些人才不遂心。这无疑加大了人才的缺口。明朝建国伊始,元代遗留下来的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恰好的处理。其中也包括官员的从政心理和执政方式。明太祖由于他独特的出身经历从而对官吏的贪污不法行为深恶痛绝,他再三强调元末吏治腐败的严重后果。这也是他获取民心、巩固新王朝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他“重典治吏”在肃清官场风气之时也加大了明初官员本来就紧缺的缺口。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必须填补这一官员缺口。 朱元璋就是根据当时的明朝初建缺乏官员,而以往学校培养出来的官吏又缺乏实际的工作能力这一事实,创建了监生历事制度。 2.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洪武三年至五年连续举行了三次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可结果令朱元璋十分失望。朱元璋的取才标准是德才兼备。然而选拔上来的进士不能处理实际的政事。几次科举选拔官员的失败使朱元璋更深刻的认识到读书考试与处理政事之间的距离。因此,要使官员能熟悉吏员的工作、有效控制吏员,达到吏治清明的目的,必需使官员熟知法律与吏事,同时精通处理实事的能力。因此朱元璋特别注重基础与应用的结合,尽量增强他们的学术基础,提高他们的处理事务的能力,培养他们管理官吏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临民治事做好准备。基于这些原因的考量促使朱元璋采用监生历事制度。 3.培养了一批实践性质的人才 朱元璋认为进士不熟悉政务,缺乏实际工作能力。他说:“学校之教至元其弊极矣,使先王衣冠礼义之教混为夷狄,上下之间,波颓风靡,故学校之教名存实亡,况兵变以来,人习于战斗,惟知干戈莫识俎豆。” 国子监生实习历事制度成为明代教育中的一个创举,重视监生实习历事,将学习理论与做官实践的紧密结合,重视监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能够培养一批适用的官吏。监生历事,可以使监生在做官之前就可以独自处理一些事物的能力,还有利于统治者尽早的发现人才。在国子监历事制度正常执行的情况下,国子监生中涌现过大批杰出的能干的官员,据明末清初人统计人孙承泽统计,天顺以前监生出身的优秀官员有内阁大学士宋讷、胡俨,尚书李敬、陶凯、乐韶凤、刘崧,侍郎谢铎,提学副使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