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晚清徐淮海自然灾害救灾考察.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晚清徐淮海自然灾害救灾考察

晚清徐淮海自然灾害救灾考察【摘要】 1906年夏季江北水灾爆发,清朝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措施积极安抚受灾群众,地方士绅、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外友人纷纷伸出援手,共同应对灾情,有助于构筑全新的国家—社会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江北水灾;政府;绅商;赈灾功能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05-02 在自然灾害爆发后,如何让灾民们顺利度过灾害并维护灾区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本文以1906年淮徐海自然灾害来探讨当时中国社会的赈灾系统与功能。 一、灾害概述及救灾过程 1906年夏季,江北水灾爆发。对于此次水灾的情形,早在1906年五月《申报》就有零星的报道,如5月21日报道“江都县属南乡、滨江个圩因兼旬大雨,禾苗均在水中央”?。但是大雨并没有停止,而是在持续,造成运河水暴涨,面临决堤的危险。连日大雨造成大片房屋和天地被淹,百姓被迫背井离乡。“前月中旬大雨不止,初二日江潮盛涨,午刻雨势滂沱,附近洲圩悉遭溃决”?。盐城、兴化两县“暴雨成灾,各淹没无算,加以秋间风雨兼旬,目下竟成泽国,两县居民多有散之四方者,哀鸿遍野”。 灾害发生后,清朝中央政府通过减免厘税、减免租税、下拨救灾资金等措施来安抚受灾群众。准许地方奏请下令免去灾区赴奉天、山东、安徽等处买运杂粮的厘税并免本省转运该处厘税等。同时,“周馥、陈夔龙电奏徐海等处被灾情形,深堪悯慨,著赏帑银十万两救该处灾黎”。江督苏抚还奏请裁漕展捐,清政府下令准许截留漕折三十万两。 地方政府处于救灾的最前线。水灾发生后,苏北地方官报告“本年雨水过多,淮扬徐等属皆被水灾,以致穷民荡析离居,纷纷南下,二十二日瓜洲一带到有海州饥民不少”。?江苏巡抚陈夔龙电饬江北各道府电云“除电达徐海饬该管官妥为安抚外,希即督饬沿途州县各就,凡地认真查探,遇有饥民到境随时截留,酌量资遣回籍,勿任南下为要等”。?但是这种企图将饥民阻截在淮河以北的努力最后仍归失败。 阻截饥民失败后,地方政府便着手对灾民进行赈抚。首先进行安置灾民的工作,将饥民圈禁在固定位置,“扬州饥民现近四万之多,地方官恐其滋事,爰将饥民分三处圈围”。同时着手购买安置饥民所需的棚料等物品,并筹备银饷以赈济灾民,“淮扬道杨观察以徐海饥民三十余万人……因筹捐十万两并派干员接各施赈”。?豓此外,地方政府还尝试开办工代赈。 米粮价格在清末一直居高不下,在淮海水灾同一年,湖北、湖南、浙江等省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使粮食更加短缺。淮徐海自然灾害的发生使淮北大部地区颗粒无收,使本来昂贵的米价更加昂贵。水灾加剧了物质的匮乏,米价不断上涨。在扬州“米价已售至七元左右,仍欲增长,甚至屯米居奇不卖”,因此“众遂不约而同一齐拥入立将米麦等攫掠殆尽,”发生了抢米事件。淮北地区不仅大量田地被淹,盐池也被淹,造成食盐价格也上涨。 面对物价飞涨的严峻局面,“江苏官绅来湘采办赈米,时值鄂省亦因米缺,在湘采米,已经运去十余万石……存粮无多……所需大宗整数恐一时不能多办”?豖有些投机商人见有机可乘,便大肆囤居粮食,或者继续把米粮运往国外出口,米价仍然居高不下。为此,两江总督端方通饬“查米粮出口,民食攸关,通饬……各处严禁出口”,?豗但收效甚微。采米员面对困难,仍然坚持认真采米,至1907年三月份,“扬郡米价近日稍跌,上白米每石约贱一角……每石已跌三角” 面对江苏的灾害,各省也伸出援助之手,“除粤鄂两处实因库银奇拙未捐分厘外,其余以直督袁慰帅助赈银四万两为数最巨,各计各省协助之款约可得银八九万两” 救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赈款的使用和监督问题是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地方政府严禁官员吞噬赈款,凡是查出侵吞赈款者,“立将该员司就地正法。”?豛在赈灾过程中时而有官员办事不力者,地方政府依法进行查处。各地救灾慈善会内部出现侵蚀赈款者,也均查处,如“天津广益慈善会为江北饥馑筹集义捐之目的,而会员马雨卿……横吞义捐慈善金一千三百元……于英国领事馆开初审裁判”。? 除政府积极赈抚外,广大士绅、商人、留学生、华侨和社会各界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生动画面。 灾害发生后,江苏地方政府就立即召集官绅会议商集救灾办法,同时又劝谕绅商捐助救灾钱粮物质。地方士绅也积极配合,在镇江,“徐海水灾赈款现已由官绅合筹四十万两。”?豝社会各界也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救灾的大军中来。有的以商会名义募捐的,如华洋义振会;有以个人名义来募捐的,如曾少卿、刘慎之;社会各界通过书画、演剧、集会等各种形式来为灾区筹集赈款,甚至还有妓女举办剧会助赈者。 灾情发生后,广大华侨也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徐海初告灾荒之时闻有华工汇巨款助振者”,南阳华侨杨锡侯等五十一人“凑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