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国栋采用中药干预大肠癌术后经验
李国栋采用中药干预大肠癌术后经验关键词 大肠癌术后 中药干预 放射性直肠炎 化疗药物 毒副作用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医药以其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独特优势,在大肠癌及术后化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李国栋主任医师从事肛肠外科临床30余年,采用中药干预大肠癌术后,常能使患者症状改善,提高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撷取李师辨治大肠癌术后的丰富经验之点滴,试述如下。
1 气阴两虚,余毒未尽是大肠癌术后的主要病机
《灵枢#8226;五变》云:“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指出了大肠癌患者的机体气阴两虚之消耗体征。《外科正宗》云:“蕴毒结于脏腑,火热流注肛门,结而为肿,……或泻或秘,肛门内蚀,串烂经络,污水流通大孔,无奈饮食不餐,作渴之甚,凡犯此未得见其生。”这指出了直肠癌的发病机理可因火热流注肛门,热毒蕴久必耗气灼阴加之手术伤及气血,瘤虽切除,毒未尽清,故大肠癌术后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余毒未尽。李师常说,阴血同源,气血互为依存,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血流通,瘀血既去,新血自生,故强调以益气滋阴为主,药常用黄芪、党参、白术、麦冬、知母,视患者术后机体状态及化验指标酌加清热解毒、祛湿除瘤之药如猪苓、白英、薏苡仁、姜黄、半枝莲等。
2 补脾益肺,益气养血是化疗时的主要治法
大肠癌术后化疗过程中,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气短乏力,倦怠懒言,自汗。骨髓抑制作用明显,故化疗过程中采用当归补血汤加益气健脾中药以补脾益肺,益气养血常能减轻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使血象恢复或接近正常,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疗程。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用于治疗血虚发热证。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当归对造血系统均有较好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此外,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突变、抗自由基等作用。
3 适时运用攻下法,中病即止
李师临床善用增液承气汤促进大肠癌术后排气排便,防止吻合口炎症引起局部粘连,对预防大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有一定作用。由于术前久病伤阴,手术使阴液耗损,胃肠传导功能重建及麻醉等使胃肠气机受阻,大肠癌术后患者常出现应排气而不排气,腹部胀满,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此时,单纯胃肠减压只减轻吻合口张力,且长时间胃肠减压常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加剧津液耗损,对病人术后恢复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李师采用增液承气汤的小剂量灌注以刺激胃肠道,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气机通畅,改善肠壁水肿,促进炎症消退,防治粘连和梗阻。增液承气汤是出自《温病条辨》,原治温病阴亏热结,燥屎不行,下之不通。一旦症状消失,梗阻缓解,即应停药以免损伤胃气。
4 健脾和胃,运化中焦是治疗大肠癌术后肠功能紊乱的关键
排便习惯改变是大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大肠癌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术前术后局部癌瘤、吻合口及结直肠内的炎症情况,放疗、化疗对局部和全身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导致结直肠功能的紊乱,出现便秘、腹泻或粘液血便。“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素问#8226;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大肠癌术后患者多脾气虚弱,升提无力则水谷精微难以输布;胃气不足则通降不能,水谷及其糟粕难以下行。故大肠癌术后无论腹泻便秘,病机的根本在于脾气虚弱,治疗当以健脾和胃为主,酌加升清降浊行气之品以运化中焦。治疗大肠癌术后便秘,常用的药物配伍有如白术与枳实,一以健运脾气,一以通泄胃浊;木香、陈皮、炒莱菔子行气醒脾除胀;肉苁蓉、白蔻仁以健脾温肾,润肠通便;对于泄泻病人用药时,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用量宜大,旨在脾旺方能腐熟水谷;泻久体虚,配用黄芪、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清,鼓舞脾气。
5 中药灌肠治疗疗放射性直肠炎
临床对于大肠癌术后癌瘤切除不完全,或有转移的患者往往采用放疗以缓解局部症状,结直肠放疗因其剂量及放射疗法的特点常常引起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便秘与腹泻交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直肠内灼痛,或便秘时肛门坠痛感,排粘液便和血便,甚至全血便,贫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放射性直肠炎病机乃火热湿毒下注肛周。李师常说:直肠的局部炎症,灌肠法作用最为直接,作用迅速,疗效好。临床采用中药灌肠配合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每获良效。李师认为,灌肠用药不宜过多,面面俱到往往疗效不著,过多的药味对直肠局部也有一定的刺激,灌肠时间不宜过长,一个疗程为15天左右就应考虑暂停灌肠3~5天,或可考虑更换灌肠药物种类,以免造成药物性直肠炎。灌肠常用中药选用黄连、黄芩、栀子清热燥湿消除局部炎症,白芍、甘草以止痛。
6 化疗药物神经毒性毒副作用从气血论治
目前,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