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饮用天然山泉水.DOC

山东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饮用天然山泉水.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饮用天然山泉水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饮用山泉水》编制说明 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2014年3月14日 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 任务来源:吉林省卫生厅委托(委托协议项目书编号DBS22/029-2012)地貌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分作东部长白山区和西部松辽平原区两大地貌单元东部山地与西部平原之间,分布有丘陵和台地,形成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山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36%,丘陵和台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的相关论文标准结构、格式等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本标准根据《食品安全法》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等规定进行编制。本标准中引用国家标准项,所引用的国家标准,其技术指标内容均以现行有效、适用的标准为主,标准之间无冲突。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的要求编写。本标准主要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标签等5部分构成。 本标准中的技术参数主要依据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19298《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537《饮用天然矿泉水》等国家标准确定。检验方法主要采用GB/T 575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853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 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等标准的检验方法。在标准制定中还参考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ODEX STAN 227-2001(WHO)国际瓶装水协会(IBWA)定义是指瓶装的,只需最小限度的处理的地表水或地下形成的泉水、矿泉水、自流井水,不是从市政系统或者公用供水系统引出的,除了有限的处理(例如过滤、臭氧或者等同的处理)外不加改变。地壳上升地区经受河流切割而成高度可分为高山主峰的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中山主峰相对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低山主峰相对高度在150米至350米东部山地又可划分为长白中山低山区和吉东低山丘陵区两地貌区长白中山低山区位于张广才岭和龙岗山及其以东,主要包括市、通化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貌以中山低山为主,山顶海拔多在800~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在500米以上。主要山脉有盘岭、大龙岭、穆棱窝集岭、老松岭、哈尔巴岭、南岗山、甑峰岭、英额岭、牡丹岭、张广才岭和威虎岭等吉东低山丘陵区位于大黑山及其以东,张广才岭和龙岗山的西麓以西,包括吉林市、辽源市,以及通化市西部、四平市东部和长春市东部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山间谷地宽阔,低山丘陵海拔多在400~5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主要山脉有西老爷岭、吉林哈达岭和大黑山。, 敦密、伊舒断裂带的淡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区,该区水质均能达到Ⅰ类水质量标准;另一类为广布于四平——长春——榆树以东的东南部山区花岗岩风化裂隙水、变质岩裂隙水、玄武岩孔洞裂隙水、碱性熔岩裂隙水及碳酸盐岩溶洞裂隙水水质区,该区地下水多以泉水的形式出露,水温较低,一般为6~7 ℃,以HCO3-Ca、HCO3-CaMg 型水为主,矿化度小于0.3 g/L的淡水、极淡水,该区水质能达到Ⅲ类水质量要求。因此我省山泉水水源最低应满足GB/T 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要求。 2.2水源卫生防护要求 参考GB 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水源卫生防护规定制定。 3.成品水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产品质量检验项目的确定一方面依据《食品安全法》GB 17323 《瓶装饮用纯净水》标准规定电导率≤10μS/cm。纯净水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去离子工艺,将水中的离子尽量去除干净,而山泉水的加工工艺只要求进行简单过滤,尽量保持源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因此电导率是饮用山泉水区分纯净水的一项重要指标。课题组在通化、白山、延边、辽源、吉林、四平、长春等地采集了30份山泉水源水和40份成品水进行实验室分析。原水的电导率为300μS/cm~400μS/cm,成品水的电导率为1.2μS/cm~354μS/cm,另外还对成品水的电导率与水中微量元素含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水中微量元素含量随电导率增加而增加,尤其是电导率大于30μS/cm时,微量元素含量增加明显。测量数据见表2。因此本标准规定电导率≥30μS/cm。 表2 电导率与水中微量元素测量数据 序号 电导率 (25 ℃±1 ℃)/(μS/cm) 偏硅酸 mg/L 锶 mg/L 溶解性总固体mg/L 镁 mg/L 1 1.2 0 0.0032 2.78 0 2 1.83 0 3.39E-04 6.39 0.04509 3 3.61 2 0.0029 23.78 0.03781 4 5.27 2.59 0.0012 18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